第4章 歷史的攻略(1/2)
为了避免自己第一位祖先的结局致敬刑天.......
查!必须给我查清楚!
林檎一把抓过桌上那台主要拿来打游戏,偶尔写写作业的笔记本电脑。
因为心急,试了好几次才略显狼狈地按下了开机键。
所幸电脑一直没有关机,屏幕亮起的速度比想像中要快得多。
输入开机密码后,林檎赶紧点开了瀏览器的搜寻引擎。
“信陵君窃符救赵.....与魏王的关係......”
他一边在心中反覆默念萧何那看似平和有礼,实则暗藏杀机,句句考较的问题。
一边飞快地在搜索框里敲入能够想到的所有关键词组合。
信陵君,兵符,內应。
窃符救赵,协助者,魏王.....
魏公子无忌兵符是谁偷的?
他几乎是病急乱投医般尝试了数组不同的关键词组合,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啪作响,仿佛要將所有的焦虑都倾注其上。
网页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搜索结果:
各种史料原文的引用,百家讲坛某某教授的解读视频片段,甚至还有一些网络小说中的杜撰情节。
在这些纷杂的信息中,林檎偶尔还能瞥见几条关於“刘邦早期谋士佚闻”,“神秘的汉初儒將”之类的帖子。
其中隱约提及后世有学者考证,刘邦身边曾有一位出身魏地,精通兵法谋略的林姓世家子,只是其名讳事跡多已湮灭。
仅在某些地方志或私人笔记中留有“林子”、“林先生”等模糊称谓。
以及“算无遗策”,“未卜先知”之类的夸张讚誉。
这些片段与钱教授课堂上所言不谋而合,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网络搜索就是这么奇妙,就好像本想查查苹果的种类,结果却稀里糊涂地把苹果的整个族谱都翻了出来。
有趣归有趣,但不一定对。
冗杂的信息看得林檎眼繚乱,头昏脑胀。
终於,在一篇来自知网看起来颇为专业的史学论文摘要中,他捕捉到了一个反覆出现,並且与“窃符”紧密相关的女性名字——如姬!
说来也巧,这论文的作者,赫然便是上午给他讲课的钱教授!
论文题目是《史记中“窃符救赵”事件的多维透视:论信陵君门客集团与魏国內外政治生態》。
论文不仅详述了信陵君的生平事跡,更著重分析了其门客集团的构成、运作模式及其在信陵君政治生涯中的作用。
其中,对於“窃符救赵”这一关键事件,钱教授更是从史料考辨、人物关係、乃至当时的宫廷政治、列国博弈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各种史料和后续的佐证被钱教授信手拈来的组合成详实的论据,无论是文学性和实用性上都是值得一看的存在。
找到了!应该就是这个!
林檎心头一喜,如同在迷雾中寻见了灯塔,连忙用滑鼠点开了论文连结。
还好是用校园网登录的知网,不用充会员,否则此刻怕是又要多一道坎。
论文的內容详实而严谨,还引用了《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
尤其是论文正文部分中关於如姬的论述尤为详尽。
《史记》原文记载:“公子闻赵急,计不独生,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