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冒充世家(2/2)
先祖曾言,信陵君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有併吞六国之志,只嘆天不佑魏!
吾虽不才,亦常闻沛公於乡梓间便有信陵君之遗风,高义薄云。
故千里迢迢,冒死前来投奔,愿为沛公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共討暴秦!
尔等如此怠慢於我,就不怕寒了天下义士之心,误了沛公匡扶天下之大业?”
这番言语,半是虚张声势,半是从记忆中临时搜刮拼凑的词句,此刻却也说得煞有介事。
尤其是这张口祖上,闭口天下的,倒真有了几分世家子眼高於顶的气魄。
此刻,那虬髯汉子身旁,一个略显年轻些的汉子低声劝道:
“樊噲大哥,这竖子言辞倒也恳切,还提及了信陵君......沛公確是时常念叨信陵君之贤德。
万一,万一他真是个什么世家子弟呢?”
被称作樊噲的虬髯汉子,正是日后刘邦麾下勇冠三军的猛將。
他此刻眉头紧锁,显然也被林檎这番话给唬住了几分。
樊噲虽性情粗莽,却非愚钝之辈,深知沛公求贤若渴,尤其喜好结交有本事的奇人异士。
“哼,是真是假,带到沛公面前,自有分晓!”
樊噲虽然嘴上依旧不饶人,但手上的力道却不自觉地鬆了几分,显然心中已有了计较。
林檎心中稍定,暗道侥倖。
他被推搡著,来到一处略显宽敞的院落。
院中人声嘈杂,不少人腰间都佩戴著青铜製的兵刃。
气氛肃杀,显然是一处议事之所。
主位之上,端坐著一个中年男子,额头高广,眉骨高耸如角,鼻樑挺直。
正是后世记载中的“隆准龙顏”之相。
此人顾盼之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正与身旁几人低声商议著什么。
想必正是刘邦。
林檎不敢怠慢,不等樊噲开口,抢先躬身行礼,深深一揖:
“魏地林氏子弟林檎,拜见沛公!
吾久慕沛公大名,不远千里,特来投奔,愿为沛公大业共击暴秦!
不曾想,竟遭此无妄之灾,被贵属误认为秦军奸细捆缚,还望沛公明察!””
刘邦听罢,果然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他上下打量了林檎一番,见他虽然衣衫有些狼狈,但是容貌清秀,气度更是不同於寻常乡野之人。
尤其那份身陷囹圄却还敢主动上前陈词的胆气,更是让他高看了一眼。
“你当真是魏国世家子?为信陵君之故名而来?”
刘邦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带著一股天然的威严。
“不敢欺瞒沛公!”林檎被他看得心中直打鼓,可表面上依旧强装镇定,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信陵君窃符救赵,合纵抗秦之义举,至今思之仍令人热血沸腾!
吾家学渊源,对此亦深有感触。
如今沛公於沛县揭竿而起,响应陈王,欲匡扶天下,此等壮举,与当年信陵君之风何其相似!
吾虽不才,却也愿效绵薄之力,助沛公成就大业,再现信陵遗风!”
林檎这番话,暂且不论真假,却著实搔到了刘邦的痒处。
刘邦一生最为敬佩嚮往的人物,便是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魏无忌。
听到林檎將自己比作信陵君时,刘邦的脸上果然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自得笑意。
然而,他身旁一位文士模样,神情肃然的中年人此时却迈步上前。
他对著刘邦一拱手,然后转向林檎,目光锐利:
“沛公,此人来歷未明,虽言辞恳切,然魏国已亡多年,其世家子之身份,恐还需查验一二。
秦军探子狡诈,不可不防。”
这文士转向林檎,面上虽带著一丝礼节性的微笑,语气却不容置疑:
“这位林公子,汝既对信陵君事跡如此熟稔,且自称魏国世家,想必对魏国旧事了如指掌。
萧某不才,尚有一事不明,还望公子解惑。”
林檎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妙,这姓萧的文士怕是要当场出题考较自己了!
等下,姓萧的文士?难道是萧何?
日后的汉初三杰之一,此刻正带著审视的態度在和他对视。
虽然萧何此时的言辞恳切,態度也算是温和。
但在林檎眼中,这般情景却比方才樊噲那等粗人的盘问还要凶险百倍!
因为在这里答不出题,就真得被拉出去祭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