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庙祝(1/2)

伴隨著戏乐,两位身穿著戏服的净角,一前一后踱步上了戏台。

净角又称为脸,因唱戏时在面部勾勒浮夸的彩色脸谱而得名。

脸谱的主要顏色,也一般象徵著戏中角色的性格,通常都有著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即使观眾离得远了一些,也可以轻易辨识出角色的身份。

台上的两人分別扮著金银两色的脸谱,象徵著角色的神秘、庄严,常用於表现超凡脱俗的神佛仙妖等形象。

前面的金脸,散发赤脚,打扮的邋遢不堪;后面的银脸则头戴冠冕、脚踏锦履,正是先前与秦月见有过交谈的那名男子。

李毅恆指著台上,朝陆长寿介绍道:

“前面那位金脸,就是关庙祝,也是此次降乩仪式的正鸞;后面那位银脸副鸞,是他新收的徒弟。”

鐺、鐺、鐺!

又是三声锣响。

金脸的关庙祝点燃了三炷香,站在原地拜了三拜,隨即插在了香炉里。

银脸的副鸞似念似唱,用一种极其奇怪的声调喊道:

“请城隍爷降乩~”

话音落下,关庙祝直接僵在原地,片刻后,又突然开始浑身颤抖。

鐺、鐺、鐺!

“城隍爷从哪里来?”副鸞问道。

关庙祝突然在台上踱起步子,一言一行间极具威严。

“吾乃蜡祭水庸神,今为城隍庇万人。”

鐺、鐺、鐺!

“城隍爷是何身份?”

“阴司敕封监察使,阳世巡狩为民申。”

鐺、鐺、鐺!

“城隍爷有何神通?”

“驱瘟愤缚邪祟手,禳灾怒斩疫鬼魂。”

鐺、鐺、鐺!

“今我长定城中瘟疫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城隍爷可否降下神通,保佑百姓安然度过此劫?”

“三只瓷碗显威处,无疾无病谢我恩。”

鐺、鐺、鐺!

只听关庙祝口中念念有词,不知从哪里变出一张符籙,朝著天空隨手一拋。

哗的一声,符籙燃起火焰。

紧接著,他又用宽大的袖口將香案上的三只瓷碗盖住,突然向外一扯。

三只瓷碗竟直接翻转过来。

更让人诧异的是,里面竟多出半碗黄褐色的药汤。

台下顿时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神了,真神了!”

“是城隍爷显灵了!”

一些虔诚的信徒,更是直接跪了下去,朝台上叩拜。

鐺、鐺、鐺、鐺、鐺……

隨著一阵密集的锣鼓声,关庙祝一翻跟头,踩著灵巧的步子,直接离开了戏台。

何勇生一直看完了全程,惊得下巴都快掉在了地上。

“难道真的是那城隍爷降乩在了关庙祝身上?”

李毅恆没有看出其中的门道,不敢妄作解释。

陆长寿则笑了笑,浑不在意地说道:

“不过是一些骗人的戏法罢了。”

“戏法我知道,都是些障眼法。可我刚才看得清清楚楚,三只瓷碗是倒扣在桌子上的,如何能凭空多出三碗药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