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巫与舞(2/2)

身体隨之扭转,宽大道袍盪开一圈涟漪。

没有鼓乐,没有颂唱,唯有风声为他作和,星光为他照明。

步伐渐次展开,在空旷的祭台上勾勒出玄奥的轨跡。

那是一个横臥的“8”字,隱喻著大禹疏导九河、划定九州的艰难曲折。

柳玄的身体时而低伏,如踏泥淖。

时而昂首,如登岳顶。

时而侧身,如避崩岩。

时而旋跃,如过激流。

他的动作古朴甚至笨拙,毫无后世舞蹈的飘逸柔美,每一个转折都充满力量与挣扎的痕跡。

双臂时如挥末镭掘土,时如捧泥土筑堤,时如定方位观测星辰。

这不是取悦观者的表演,而是与天地对话、与先驱共鸣的仪式。

在这极致的静寂与孤独中,柳玄的心神却前所未有地充盈。

隨著禹步的持续,他眼前开始浮现出支离破碎却又无比真实的幻景:

他看见无数黑精壮的先民,在烈日下喊著號子,拖曳著巨大的原木与石料。

他看见披著麻衣、头戴羽冠的巫祝,在熊熊篝火前灼烧龟甲,裂纹中显现出神秘的卜辞。

他看见一位身形伟岸、面容疲惫却目光坚毅的男子,手持末帮,立於洪水东去的平原上,身后是刚刚萌芽的庄稼。

他看见巨大的铜炉喷涌著烈焰,工匠们將饕餐纹与云雷纹浇铸在巨大的鼎身之上。

他看见穿著麻布衣裳的孩童在初具规模的街巷中追逐嬉戏,炊烟从千家万户的屋顶裂装升起.

中华第一王朝的开拓史,仿佛化作无形的潮水,通过这古老的舞步,涌入他的血脉与神魂。

他不再是孤独的舞者,而是化为了一个符號,一个载体,承接著来自遥远时空的集体记忆与文明初啼的磅礴力量。

他的步伐越来越流畅,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注入了自身的道韵与感悟。

眉心承天符篆灼灼发热,自行浮现,洒下清辉与脚下的步罡相呼应。

五行仙元自发运转,在他周身形成五色光晕一一肺金之气凝作白虎低啸,肾水之气化出玄龟托足,肝木之气生出青龙绕臂,心火之气聚为朱雀翔冠,脾土之气结作黄龙盘腰。

不知舞了多久,当柳玄最终以一个禹步收势,双足並立,双手环抱如执中枢时,整个祭祀区猛地一颤。

並非剧烈震动,而是一种深沉的、仿佛巨兽从漫长沉睡中甦醒过来的悸动。

九座巨鼎虚影骤然凝实了一瞬,鼎身纹路大放光明,山川流动,星辰运转。

紧接著,高台正中央的地面,那些斑驳的夯土开始无声地褪色、透明,仿佛被无形的手抹去。

一座深井缓缓显现出来。

井口並非圆形,而是內圆外方,象徵天圆地方。

井壁以打磨光滑的黑石砌成,深不见底。

井口中没有水汽,反而涌动著璀璨的星辉,仿佛將整条银河浓缩其中。

星辉流淌间,隱约可见一卷以不知名黑色金属打造的捲轴,正静静悬浮在井心,缓缓旋转。

捲轴表面没有任何纹饰,却散发出比周围星辰更加古老、更加深邃的气息。

柳玄能清晰地感觉到,整座死寂的夏都小世界,其运转的核心枢机,似乎正繫於此並、此卷之上。

那无边雾海的翻涌,陌生星辰的运行,似乎都与此物息息相关。

他平息了体內奔涌的仙元与沸腾的气血,缓步走到井边,低头凝视著那捲悬浮在亿万星光中的金属捲轴。

空无一人的死寂之城,古老通灵的祭祀之舞,最终唤醒了沉睡最深处的秘藏。

而这一切,仿佛只是开始。

井中星辰开始加速旋转,一股吸力悄然產生,並非针对身体,而是直接牵扯他的神识。

那捲轴之上,似乎有更加深邃的奥秘正在等待解读。

柳玄元无凝於双眼,试图看清捲轴上是否还有未显的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