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既惊王,又悦仙(2/2)
紧接著,笙发话了。
空气中,低沉的和鸣,如大地甦醒般铺陈开来。
明明天色刚入夜,却好像又要甦醒了。
隨后,其他数个音如群雄並起,一同编织成一片宏大的背景。
外壬目眥欲裂!
这…这怎么可能?!
他族中珍贵的塤只能吹奏单音或简单音程,何曾听过如此丰富的和声?
简直来自上天。
就在这雄壮的乐音中,簫那深邃的音色如一线孤烟般升起。
它呜咽著,盘旋著,诉说著古老的岁月和未竟的壮志。
外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窜上。
这声音直指人心,比他听过的任何“塤”声都更鲜明,更能勾动灵魂深处的共鸣。
他下意识地抓紧了颈部的玉璜。
曲笛清越明亮的音色隨即加入,如同穿透云层的晨曦,带著希望,与簫声交织、对话。
笛声高亢处,仿佛英雄拔剑问天。
低回处,簫声又如丞相抚膺长嘆。
两种管乐,一明一暗,一刚一柔,描绘出一幅外壬完全无法想像的壮阔音画。
他在虎台上一动不动,呼吸都屏住了。
这旋律的跌宕起伏,情感的复杂表达,完全超出了商代单调乐舞的范畴。
台阶之上,乐手们全情投入。
柳玄紧张地注视著每一个细节。
琵琶手的指头如珠落玉盘,錚錚然似金戈交鸣,刻画著战场风云。
中阮浑厚的中音如战车轔轔,稳稳支撑。
扬琴清脆密集的音点似雨打芭蕉,又似万马奔腾,编织出细腻又磅礴的节奏。
古箏则时而流水潺潺,时而狂风大作。
十三根弦在散修手下翻飞,奏出令人心旌摇曳的华彩乐章。
那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让外壬彻底迷失。
拉弦组的应和,將壮烈推向高潮。
一把把二胡齐声开火,那如丝如缕的哀婉与激越,仿佛无数灵魂在倾诉。
中胡深沉的音色如长者嘆息。
大胡低沉如大地脉搏的震动,它们共同构成了厚重的情感基底,让整个乐团的音响变得无比立体。
外壬感到心臟被无形的手攥紧,这连绵不绝、如浪潮般层层推进的弦音,是他贫瘠的音乐认知里从未存在过的“洪水猛兽”。
打击乐是点燃这史诗画卷的最后烈焰。
大鼓一声闷雷般的重击,仿佛地龙翻动高山,大河重新肆虐。
排鼓急促的滚奏如同惊雷在云端炸裂,又似千军万马在耳畔衝锋。
锣与鈸在最高潮处爆发出撕裂一切的金铁之声。
见缝插针的碰铃,如细细的雨丝,为宏大敘事中增添了闪烁的舞步。
《英雄的黎明》的旋律,经由这闻所未闻的“四组联军”奏响,不再是简单的祭祀之乐或宴饗之音。
它是赤壁的烈焰,是星落五丈原,是穿越时空的磅礴情感洪流。
外壬,这位见惯了青铜礼器、听惯了单调编鐃与呜咽陶塤的商王族少年,此刻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
他的表情变化不断,被畅快与茫然肆意涂抹。
他身体微微颤抖,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眼中是世界观被彻底淹没的音乐。
那复杂的和声、那多变的旋律、那丰富的音色对比、那排山倒海般的动態起伏、那直击灵魂深处的情感表达……
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神跡降临!
外壬死死地盯著半山腰那片被暮色与乐声笼罩的平台。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操控著“神器”的乐手,
落在了那个仿佛在指挥天上之音的神秘身影——柳玄。
此时此刻,这位大邑商的天之骄子,领教了自数千年后《英雄的黎明》的洗礼。
第一次感受到了音乐那足以重塑灵魂的伟力,就像他第一次听到编罄的威力一样。
他流下热泪,正要鼓掌。
但是,其他人的掌声,先一步响了起来。
柳玄看向了掌声的源头。
一个身著粗麻布衣的年轻道人,在东边两丈外的一颗松树上,衝著他微笑。
“在下陆压,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