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份草帛,两处妙用(2/2)
两队人类,在两位非人之物的引领下,开始了劳作。
他们在同一片山,不同的角落,以最原始的方式向自然进行了索取。
一边是俯身向大地,拔起草的筋骨。
一边是仰首向树干,剥下树的衣衫。
太阳渐渐西垂,汗水浸透了他们的麻衣,草浆和树皮的碎屑落满了赤脚。
但劳作在继续,树皮卷渐渐充满了背篓。
山林默默旁观,不时有风穿过透过枝叶,带起低语。
一颗柳树的树枝被压弯,白素贞躺靠其上,闭目养神。
她意態閒適,嘴角掛著轻笑,小小的雪影与柳树的曲线相贴,分外娉婷。
白蛇听著风儿捎来的动静。
风声里,夹带著远处拔草的轻微声响。
这声响与近处剥下树皮时的嘶鸣,合奏成了纸张的魂魄。
他们的每一次弯腰、每一次剥离,都仿佛在为了即將出生的纸张,注入最初的热意。
那成捆的龙鬚草,那成卷的桑树皮,便是人类在这山野间,挖掘出的新希望。
披著一身月色,眾人满载而归。
不等太阳重新升起,柳玄在白素贞的辅助下,向眾人解释造纸的每一项步骤。
在柳玄的指导下,祁孔与亲戚们行动了起来。
买来杉木板,箍成圆桶、用浸漆的竹丝编织成抄纸器、製作槓桿与石碓、马尾毛束绑松枝,做成刷子、將收购自东夷的玛瑙磨成卵型、用青石板打造阶梯式的水池……
一系列活计,忙到第二天的中午,方才完工。
柳玄与白素贞用法力虽然也能速成造纸,但他们不仅想要纸,还想要功德。
唯有让人类切切实实地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工艺,他们的功德才有可能被天道认为,此举与“胡曹製衣、仓頡造字、岐伯论医”等先圣的规格相近。
柳玄指挥著人类,將龙鬚草铺到溪边的石滩上,晨摊暮收,晒至茎秆乾脆,方可合规。
而桑皮则要掛在阴凉处风乾,待自然捲曲如筒,才算成材。
这一步完成之后,柳玄才打算施法加速。
白素贞早已將刻下了符印的容器准备好了。
符印的材料,是祁孔收藏的各类晶石与丹药,而符印的刻画,由白素贞亲自操刀。
白素贞曾向柳玄夸耀,她在驪山时,第二认真的学问就是对符印的钻研。
柳玄一听,肩头一松。
既然你如此精通,那著催化造纸的符印器械,就全权託付给你了!
能力越多,加班越多嘛。
“白小小,能者多劳,全託付给你了!”
“义不容辞!”
白素贞活力满满地答应下来,丝毫没觉得是被薅了羊毛。
柳玄只能託付给自己,这让她顿觉自己像泰山一样稳固可靠。
最终,白素贞操刀的容器无视了季节的限制,將龙鬚纸的十二道工序在两个月內催化速成。
这个位面的第一批纸张,正式诞生。
柳玄抚摸著此世间最初的纸,他可以对郑伦展开反击了。
从此,文明童年的三声啼哭,有了更大量的记录媒介。
诸夏的年轮,將会更为丰富。
祁孔从柳玄手中接过纸张。
观如罗纱透月影,抚似婴肤温玉生。
抖若松涛传空谷,墨落云山现九重。
这绝佳的手感……这广泛的材料……若非仙赐,得需要多少春秋才能悟出此道啊!
祁孔打定主意:非得设坛立祠不可!如此,上天才能感应到我们人类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