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徐昕的震撼(1/2)
沉默了十多秒,徐昕略带一丝冷笑地看向陈享。
“小陈,年轻人有自信是好的,但咱还得实事求是。
你的网站目前还只是个概念,就要估值1个亿,这个属实过於离谱了。”
陈享回以微笑,不慌不忙道:
“徐总,全国的大学有2500所左右,在校生总数也就2000多万。
如果把外卖网只当做一个聚焦於高校的项目,那它的天板就在那里。
可我们的外卖网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全民项目,我们的用户不仅仅是高校大学生,还有都市白领和家庭场景。
徐总的投资赛道专注於网际网路领域,相信以徐总您的眼光,您看得比我要透的多。”
说罢,陈享走到会议室里的白板前,拿笔写下第一个短语:用户--消费者。
陈享边写边说道:“我们先来分析消费者用户。
我国的网民数量现在已经达到2.5亿,目前还在极速增长,5年內达到六七亿不是梦。
我们的城市化率目前已超过45%,还在飆升。
这意味著什么?巨大的消费者基数。
以大学生来算,用户基数2000万人,按照每人每年消费频次150次、客单价10元来算,那年规模就是300亿。
都市白领,用户基数1亿人,年消费频次250次,客单价20元,那年规模就是5000亿。
家庭场景,2亿个家庭,年频次100次,客单30元,年规模就是6000亿。
保守估计,即使我们只拿下市场10%的份额,那也是1100多亿,这还没考虑未来物价上涨。”
徐昕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著,边听边沉思。
陈享拿笔在白板上又写下另一个关键词:用户--商家端。
滴滴滴!
滴滴滴!
陈享的手机qq响了几声,但陈享没有看,继续讲道。
“2007年我国有多少个餐饮店的数据我没找到,但餐饮业的总零售额超过12000亿元,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商家群体。”
陈享再次写下一个关键词:需求--消费者。
“徐总您看,我们金大学生,每天为吃饭要步行十几、二十分钟以上。
不仅是学生,旁边智慧园区的年轻白领午休只有一个小时,排队等餐就占了半小时。
年轻人时间越来越贵,『懒』不是贬义,而是效率需求。
懒人经济催生外卖需求。”
陈享又写下一个关键词:需求--商家端。
“传统餐厅租金占比30%,依赖过路客。
外卖模式让『餐厅离客流500米还是5公里』不再重要。
未来的纯外卖模式,可以让租金降至5%,餐饮业將会彻底洗牌。”
陈享接著又写下一个关键词:解决方案。
滴滴滴!
qq消息继续响起,陈享继续忽略。
“有用户,有痛点,我们外卖网提供解决方案。
现在虽然也有外卖模式,但是仅限於电话订餐。
用户电话订餐,看不到餐图,电话沟通极易出错,用户体验极差。
商家被动接单,无法主动营销,无法实时统计销量数据,无法实时更新餐品及价格信息。
而我们的外卖平台,可以提供可视化的图片及透明的价格,提供便捷的商家管理后台。
有效连接消费者和商家,让订餐、就餐效率明显提升,让行业成本明显下降,那將使三方受益。”
陈享继续写下一个关键词:增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