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证据碾压(1/2)
要讲证据陈默自然拿得出来,他將现有的证据排开,
“第一,周小苗的供词,只能证明她知晓母亲的痛苦,无法证明她『协助』了死亡。”
“第二,药瓶上面没有清晰提取到她的主导性指纹,无法证明药是她打开、是她递到李淑芬嘴边。”
“第三,那只能证明李淑芬死於服药过量,无法证明这药是周小苗强迫她吃下去,而不是她自己拿起药瓶吃下去的。”
“第四,至於这份心理评估报告,”陈默拿起桌上的文件,动作沉稳,“不是『破报告』,是鑑定所出具的,如果质疑他的公正性,可以请精神科的专家来评估。”
“ptsd、重度抑鬱、解离状態等这些不是脱罪的藉口,是理解她为何在那一刻可能表现为『不作为』或『无力阻止』的关键背景。”
“她可能看到了药瓶,她可能听到了母亲求死的要求,但她的精神世界可能已经崩塌到无法做出有效干预,甚至无法清晰意识到那意味著什么。”
“第五,至於那本日记。”陈默的目光扫过在座眾人,“它记录了一个绝症病人长期、反覆、强烈的自主轻生意愿。”
“李淑芬的痛苦是真实的,她的求死念头是持续且明確的,周小苗或许没能阻止,但在没有证据证明她主动『递刀』的情况下,
將母亲自主结束生命的悲剧归咎於一个同样在深渊边缘挣扎的女儿,並冠以『协助自杀』的罪名,是否適用於法律?”
“至於我作为法医的职责,就是基於所有物证、尸检结果、毒理分析,提供对死亡方式和性质儘可能接近真相的科学判断。”
“综以上所述,我的结论是: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周小苗构成谋杀或法律意义上的『协助自杀』,更大的可能性指向一场由李淑芬自主行为主导。”
“另外有病不等於无罪,我只是在履行自己作为法医的职责,也在追求事情的真相。”
陈默的发言如同在燃烧的怒火上浇了一瓢冰水,有理有据却无法扑灭那权力的烈焰。
副局长王振国一直沉默地听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
他感受到了赵刚的愤怒、陈默的坚持以及案件本身的巨大爭议。
良久,王振国终於开口,声音低沉而带著不容置疑的权威,
“够了。”
两个字,让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凝固。
他锐利的眼神在赵刚和陈默之间扫过,陈默身上那股子劲儿总让他觉得膈应,
眼前这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就一副锐气毕露的模样,行事作风又如此激进,怎么看都像是想趁著这个案子往上爬。
往常这种案子都会各打五十大板了事,可今天不知怎的,他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尤其是陈默那股子底气,还有那双直视著自己的眼睛。
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早有备而来?
其实陈默在踏进这里就已经考虑过后果,即便是被停职,被边缘化他都要说,
在前世林小树被冤枉的那一刻,他就清楚的明白,90年,不仅仅是技术的不足,也有时代制度漏洞。
在这个体系恢復不久的时代,很多制度都在雏形阶段,有些事情的界定並没有后面这么清晰,就连法律也在后面大改过一回。
正是因为这种局限和漏洞,才很大程度的干扰了办案,赵刚不仅仅是个人,更是代表一个时代。
陈默要做的,就是要规范这时代漏洞,逐步修正这个时代制度的不完善。
他要做的就是要真正的公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