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到底是谁(1/2)
【(本报独家调查)当红新人巨星奥伦多·李,凭藉洗脑热单《old town road》与麦当娜緋闻席捲全美,其“创作天才”人设背后竟隱藏犯罪污点!本报经数月臥底,联络到多名布朗克斯区线人,首次踢爆这位18岁歌手15岁时深度参与该区盗窃团伙的惊人內幕。警方密封档案显示,该团伙涉嫌1986-1987年间於布朗克斯区和皇后区、布鲁克林区至少12起大宗盗窃案,赃物估值超五十万美元。】
“法克!”
奥伦多拿著报纸,毫不犹豫道,“走,我们去华纳!仙妮亚,你留在公司,下午继续练歌!”
在仙妮亚忐忑的眼神中,公司三巨头快步往外走去。
不过却没走正门,因为西摩尔提醒,“外面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一大帮记者!”
出去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於是走小门从侧路离开。
在前往华纳音乐总部的路上。
车厢里,奥伦多皱著眉继续看《纽约邮报》的污衊!
【……他坐在赃物堆里数钱!”化名“前锋”的盗窃团伙前核心成员,经面部马赛克与变声处理,在本报安全屋接受专访:“当年我们以废弃的汽车工厂为巢穴(附图1:锈跡斑斑的龙门吊下堆满被盗物品)。奥伦多虽然年纪最小,却是团伙『大脑』——专们负责打通纽约地下销赃渠道!”线人披露关键细节:“这小子戴手套作业的谨慎劲儿根本不像少年。赃物经他手价格可以翻三倍,西西里人都服气!”】
“法克,法克!这根本就是污衊,我要告死《纽约邮报》,告死卡里科这个噁心的傢伙!”
奥伦多气急。
前身虽然確实曾经有一段时间,由於生活所迫混跡於盗窃团伙。
可也就只是个最外围放风的成员。
且也就最多几个月,参与了三次团伙行动。
哪像这报纸里讲的那样离谱,说是盗窃团伙的核心成员!
奥伦多敢肯定。
这上面的报导绝大部分都是假的。
问题是搞的是九假一真的手段。
偏偏真的那一部分,还是他刚出道时。
华纳为他塑造人设,自我承认的曾经参与过盗窃团伙受过惩罚这件事。
当时这么宣传,是为了弄音乐才子回头是岸人设。
因为他確实有这样的案底,想洗都洗不掉那种。
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来洗白,不可能完全洗掉。
现在倒好,被《纽约邮报》在这方面刻意捏造下,短时间內还真的很难搞。
“西摩尔,弗兰克,告诉我,卡里科这是疯了吗?”
奥伦多抬头,看向经纪人和总经理,“还是说你们失职了?到现在都没弄清楚发生什么事,要知道这可是《纽约邮报》,而不是什么小报!它为什么这样针对污衊我,难道就不怕吃官司吗?”
“我仔细看过报纸了。奥伦多,你看看报纸里的照片有没有问题。”西摩尔提醒道。
“照片有问题?”奥伦多皱眉,却还是低头重新仔细查阅报纸。
《纽约邮报》这次的报导,虽然是污衊但搞得“证据”非常充实。
还说拥有三组交叉印证证据链。
第一组是作案地图,根据所谓的“线人”提供的1987年行动手绘地图,明確標註布朗克斯区的3號废弃工业区为赃物集散地,与奥伦多少年时期活动轨跡重合;
第二组是时间锚点,1986-1987年盗窃案高峰期——恰是奥伦多輟学混跡街头时段,还说他自述“14岁独立谋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