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纽约邮报(1/2)

投资实业避税。

这其实就是头回见面时,库尔特提的诸多避税方式中的一种。

正常的美国明星,一听到要把钱投到利润那么低的行业当中。

只为了避税和得到一点点慈善或者说社会方面的名声。

那绝对不可能会往这方面考虑。

因为避税的话。

库尔特那套流向海外的方式其实更好用,成本更低。

想搞慈善人设,也可以直接在媒体面前,给慈善基金会捐款。

一次五千美金或者一万美金,就能够收穫很不错的慈善人设。

把钱投到实业方面,在娱乐圈的明星们內部几乎是不可能的选项。

库尔特当时也只是隨口一提。

他却是没想到,他的僱主体內的灵魂来自於一个靠实业崛起,靠製造业挑战美利坚世界霸主地位的国度。

奥伦多当时提了一嘴,库尔特也就多讲了几句。

这才有了今日的布鲁克林港口旧工业区之行。

见奥伦多还在纠结,库尔特耸耸肩,“李先生,你自己考虑吧。不过我个人认为,在这里拿下一些地块確实是很好的投资,只不过是长期投资。”

“怎么说?”

“周围的很多厂房,其实早就被房地產开发商们低价拿下了。他们押注这里的工业区会彻底衰败,以后会被政府改造成居民社区,到时候这些厂房一拆就可以盖成写字楼和高层公寓,光是工业用地转变成住宅/商业用地,土地价值就可以跃升十倍以上!更別说开发的利润了。”

“谢特!!”

奥伦多:“真要是这样,那我怎么可能从他们手里拿到地?”

奥伦多觉得,真要是像库尔特说的这样。

那想都不用想,那些和政客关係匪浅的地產商们,绝对会全力推动把这里改造成居民社区。

这里面绝对会有十几倍,甚至更多的利润。

而这也足够让资本家践踏一切法律。

自己一个背靠黛西姐姐的小角色,把手伸进来不会被剁掉吗?

“可以拿到,因为这种转型的周期起码以十年计。游说政府仅仅是第一步,污染治理、改造基础设施、居民抗议、製造业联盟……这些问题搞定哪一个都不容易。现在入场完全来得及,当然了,不能拿太多,那样確实会被敌视。”

奥伦多沉默了下。

作为重生者,他经歷过华夏房地產业从蓬勃发展到滯涨的特殊阶段。

奥伦多很清楚,地產行业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命脉,玩地產的不管在哪个国家也都是顶级的大富豪。

“这一整片大概有8英亩。”

库尔特手指粗略的环绕著旧港区临海一小片旧厂房指了一圈,“我还没问价,我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不过去年在旁边的另一地块,一家航运公司以$100万购得4英亩的旧厂房改造为仓库。我们看上的这块地位置没那么好,面积虽然翻了一倍,我想150万刀应该能拿下。”

“什么?你说多少?”

“一百五十万美元。”

“买了。”

奥伦多还以为有多贵,没想到说了那么多,最后才一百多万美元。

这么便宜。

就算买下来什么都不干。

虽然可能每年都要交地税,但二三十年后隨便开发绝对都能挣个一两百倍吧。

“就这样吧,先把这块地买下来。要不要把工厂重开的事情,后面再考虑。”

奥伦多挥挥手,马上有人把车开到身前,库尔特也跟著上了车。

保鏢和其他隨行人员,也上了另外一辆车,看上去也算有了点资本家的样子。

从布鲁克林返回曼哈顿需要点时间。

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奥伦多点亮后车厢的阅读灯,隨手拿起一份《华尔街日报》阅读。

他一直相信消息能创造价值。

比如在股票和金融上,快人一步的消息就是大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