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方的信(2/2)
赵铁柱急得抓耳挠腮:“秀兰姐!富贵险中求啊!咱有默哥!默哥肯定有办法!是不是默哥?”
陈默拿起那枚精致的摺纸樱,在指尖轻轻转动。
放弃?不甘心!这扇门一旦关上,下次开启不知何时。接?这几乎是让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马拉松!
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计算:人力、设备、原料、时间、质量容错率…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陈默猛地睁开眼:“接!这个订单,我们启明接了!”
“默哥!”赵铁柱激动地跳起来。
“小陈!”王卫国满脸震惊。
李秀兰则眼神复杂地看著陈默。
陈默双手撑在桌上,“我知道风险!但机遇更大!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是启明能不能真正走出去的问题!是能不能让『中国製造』被外国人认可的问题!风险大,我们就把它压到最小!条件差,我们就创造条件!”
“秀兰,你立刻研究透样品和標准,把所有工艺难点列出来,把质检关键点標註清楚!这是你的头號任务!”
“卫国哥,你负责盘点我们现有的所有资金、场地、设备!列出所有需要购买的东西!特別是原料,问清楚进口渠道和周期!”
“铁柱,你马上去街道办,找王国栋主任!告诉他我们有重大机遇,需要紧急招人!要手最巧、最能吃苦的女工!至少十名!告诉他,工资从优,按件计酬加高额奖金!让他帮忙把关推荐!”
“我,”陈默深吸一口气,“负责给林业务员回信!我们要爭取更好的条件!”
......
昏黄的煤油灯下,陈默伏案疾书。
信纸是李秀兰从街道办討来的带抬头的公文纸,显得正式些。
他字斟句酌:
“林志远先生惠鉴:
来函及样品、標准悉收。感谢信任!经我司慎重评估,对贵司提供的日本订单深感兴趣,愿全力承接。
然,坦诚相告:启明乃初创之集体小组,规模有限。样品工艺精湛,要求严苛,交货期紧迫(60日),对我司实为巨大挑战。为力保订单成功,恳请贵司支持:
1.支付30%预付款:用於紧急採购符合jis標准的专用原料,並添置必要专用工具。此乃启动关键。”
2.提供深度工艺指导:恳请贵司派资深技师亲临指导,或提供极为详尽之工艺图解、质检要点演示说明。尤其摺纸定型、染色控制、布艺拼接等核心环节。
3.恳请宽限交期10日:70日交货,可极大缓解生產压力,提升成品合格率。
此三点,非为推諉,实为保障订单成功之必要举措。启明承诺:若获支持,必倾尽全力,以质量为本,按时交付!盼覆。
临江县启明小组陈默谨上”
信寄出后,等待回音的日子异常煎熬。
李秀兰带著王大娘、孙婶和手最巧的吴小芳、张红,开始拆解样品。
她们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將摺纸樱一片片展开,研究摺叠顺序和粘合点。
將布艺小和服拆开线,分析內衬、拼接和缝线技巧。
李秀兰对照著英文標准文件,用红笔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每一个尺寸要求、色號、针脚密度,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查字典,或者跑去县中学请教英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