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打听(2/2)
“哎哟!这么惨啊!”一个心直口快的女工立刻同情起来,“证件丟了?那可麻烦了!”
赵大姐皱起了眉头:“这事儿是挺麻烦。没户口,粮票都领不到吧?寸步难行啊。”她作为城里职工,深知户口和粮本的重要性。
“可不是嘛!”陈默连连点头,语气充满恳切,“大姐,你们在厂里见多识广,知道像我这情况,还有啥別的门路没有?或者……需要找啥人?点钱也行啊!只要能把这身份解决了,让我干啥都行!”
几个女工互相看了看,都摇了摇头,表示爱莫能助。她们都是普通工人,对户籍政策了解有限。
这时,赵大姐似乎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小陈,这事儿……我好像听我们家那口子提过一嘴。他在厂办跑腿,有时候能听到点消息。”
陈默的心立刻提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看著赵大姐。
赵大姐看了看四周,声音压得更低:“他说,前阵子上面好像下来过文件,是关於解决……解决像你们这种返城知青遗留问题的。特別是证件丟失、找不到接收单位的。好像……需要原插队地方的证明信,然后由接收地的街道或者单位,打报告申请特批落户。”
“街道或者单位?”
陈默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那……像我们这样,没有单位接收的,是不是只能找街道?”
“应该是吧。”赵大姐也不太確定,“不过,街道那帮人,你也知道……没点关係或者由头,谁愿意给你担这个责任打报告?弄不好还沾一身腥。”
陈默的心沉了一下,街道?如果不是必要,陈默实在不想和街道打上交道,毕竟自己乾的是投机倒把的生意,街道上知道了肯定不会给自己打这个报告。
“那……赵大姐,您爱人有没有说,除了街道,还有没有別的路子?比如……找个厂子接收当临时工,然后让厂里帮忙申请?”陈默不死心地追问,如果能掛靠到纺织厂,那就完美了。
赵大姐立刻摇头,断然道:“这个就別想了!我们厂现在自己的待业青年和返城知青都安排不过来呢!正式工名额一个萝卜一个坑,临时工都得排队,还得有本地户口担保!你这没户口的,想都別想!”
她的话彻底堵死了这条路。
陈默脸上难掩失望,但还是强打精神,充满感激地说:“谢谢您,赵大姐!太感谢您了!您这可是给我指了条明路啊!虽然难,但总算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了!”
他又迅速拿出两个品相最好的西红柿,不由分说塞给赵大姐,“这点东西您拿著,给孩子尝尝鲜!您爱人那边,要是还有什么新消息,麻烦您千万给我透个风!感激不尽!”
赵大姐推辞不过,收下了西红柿,点头道:“行,我帮你留意著。不过你也別抱太大希望,这事儿……难办。”
交易结束,人群散去。
陈默和王卫国推著空车离开后门小巷,气氛比来时凝重了许多。
桥洞下。
陈默再次清点这次的收益。这次货品更丰富,利润也更可观,多亏了上次打通了渠道。
除去成本,这次净赚了將近三块钱!
王卫国看著分到自己手里那份钱,“小陈,这法子真行!照这样干下去,日子能好过不少!”
但陈默看著手里的钱,眉头紧锁。
“王大哥,赵大姐的话,算是给我指了条路,可这路……太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