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章 路线(1/2)

这年头,达官贵人都是扎堆居住,作为父亲曹爽智囊的桓范自然也不例外,住在城南。

曹熙本以为桓范知道刘怖被虏,会暴跳如雷,可是偏偏没有。

“桓司农好像对我母亲被俘虏一事不感兴趣?”曹熙试探道,虽然觉得可疑,但是他应该是洛阳城中唯一忠诚曹爽的人。

他是最早一批支持曹爽的世家之一,大魏朝廷上,宗室和世家大族已经斗爭了很多年。

但是主旋律还是北方士族和宗室的竞爭,而曹魏宗室是沛国譙县人,所以当时大將军曹爽,找到同为沛国大族,龙亢县人桓范支持他。

桓范虽然也是建安年间加入丞相府,成为太祖曹操的幕僚,但已经是晚期。

他真正受到重用,是在位明帝曹叡时期,最高曾经担任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在大魏,宗室重用龙起之地沛国譙县的家族作为核心班底,是正常不过的事。

像夏侯氏与曹氏本为乡党旧族、譙县出身的许褚等等,所以桓范算是天生的宗室派成员。

事实上,从正始年间开始,桓范凭藉出眾的才华,很快被朝廷任命为大司农,掌管国家仓廩、天下钱穀。

由於多了一层同乡的关係,曹爽与桓范两人亲密无间,很快成为曹爽的心腹大臣。

“这么大动静,又只能不知道。”桓范好整以暇,拍著他的手背说道:“嗣子不必担心。”

“司藩是我曾经的门生,我知其为人,而且我对他有恩,施以援手也是应有之义。”

桓范拉著曹熙走到窗边,指著南方平昌门的方向。

“沿著铜驼街一直南行,可抵达洛阳城南墙的平昌门,作为城南四门之一,位於东侧,较为方便。”

“出平昌门后,继续向南行进,穿过洛水浮桥,就到了四夷里,高平陵就洛阳东南大石山一带。”

曹熙顿时头大,听起来整个路线,需要很长时间。

“敢问桓公,脚程大概多长时间?”

这可为难住桓范,作为主管钱粮的官员,他没有自己走过,以后都是坐在牛车上。

这个时代的马车太顛簸,不適合风骨岸然的高官乘坐,所以才有“犊车麈尾”这种典故。

“老夫通常会在洛水对岸的旅馆稍作休息,那边的四夷里多有外族居住,別有一番风味,可惜......”

桓奉看到父亲为难,连忙补充道,“牛车走道也慢,我猜如果不休息,十二个时辰便可以到达。”

曹熙不禁想笑,果然是世家公子,试问谁可以连续步行十二个时辰。

但是他就这样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仿佛一切都很正常。

他脑中不断思考整条逃走路线,如果他是司马懿,除了严格把守城门外,最重要还有如何平安度过洛水。

只要派兵把守浮桥,看势头不对大可以砍掉,等以后洛阳大定后再重新连接。

最后一关是高平陵距洛阳足足近百里,一路上都可以发生意外。

歷史上的桓范也是侥倖,成功用大司农印信,威逼利诱平昌门守將司藩,才成功出门。

而且两父子目標小,中间还曾经迷路,走了不知多久才成功抵达高平陵,早就错过了救亡黄金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