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章 禪堂(2/2)

在皇宫找一个人很难,但是要找一堆人,还是很容易。

昭阳殿儼然成为巨大的营房,三公九卿都被司马懿控制起来,当然美其名是保护。

起码桓范对这种囚禁表示强烈反对,可惜个体意志在集体面前没有討价还价的余地。

桓范年近六十甲年华,作为大司农自然是司马懿首要爭取目標。

与高柔不同,桓范没有领兵经验,是彻头彻尾的文官,多年以来都是负责钱粮后勤。

郭太后听到打斗声音,桓范自然也听到。

关於曹熙,他印象中此子武艺不凡,是个领兵打仗的人才。

作为曹爽的心腹智囊,考虑到未来十年的曹魏主轴,精力主要在平蜀灭吴。

所以选择继子时,大家都想到曹熙。

“可惜了。”桓范嘆气摇头,“曹熙还是年轻不知兵,居然想强攻司马门,徒劳无功啊。”

“龙卫军势头正好,何以见得就是徒劳无功。”

桓范知道昭阳殿內,都是朝中高官,也懒得去看谁说话。

自顾自地嘆气,“內司马门护城河宽,只要吊桥不失,基本无解。內皇城的战备物资,足够坚守一年,曹熙无论如何都耗不起。”

“像你那么说,以后打仗两边將帅坐一桌,大家比拼数据定个输贏就好了,贏得满载而归,输的割地赔款好了。”

邓艾的话刺激到桓范,瞥了他一眼,也没认出来,只知道是个武將。

桓范脸色铁青:“空逞匹夫之勇就是徒劳,对付这种十丈宽的浮城河,填土是不行,只有建浮桥和堵著上游来水两种办法。”

“既然可为,老头你还说无解?”邓艾翻白眼,文人就是投降主义。

桓范冷笑,“这两种方法並非一时三刻可以完成,等司马家回防合围,曹熙必死无疑。”

邓艾倔脾气也犯了,他就听不得有人辱骂曹熙。

“老东西意思是横竖都得死,不如引颈就戮,是吧?”

桓范拉长了脸,“现在当务之急是逃离洛阳城,向高平陵的大將军曹爽报信。”

“那边羽林军两万,加上宗室带去的家丁部眾上万人,三万兵力足以弹压一切不臣。”

“而且陛下也站在大將军一边,大义和权柄集於一身,情况最坏,撤退到许昌重整旗鼓,司马懿折腾不起。”

邓艾一脸狐疑地看著他,问道:“你就是桓范桓司农?”

桓范吹鬍子瞪眼,怒道:“朝中上下谁不认识我?你到底何人?”

“在下龙卫军帐下,受將军所託,前来找寻桓大人。”邓艾咧嘴一笑,凑到桓范身前。

低声嘀咕道:“將军说了,谁敢提出退守许昌、重整山河,必然就是桓司农”

“不可能。”桓范扯了一把鬍子,惊疑不定。“连我儿桓奉都不知此策,曹熙怎会知晓?”

邓艾很欣慰,改变了称呼,起码內心已经接受一半。

於是嘿嘿一笑,“我出发前,將军给了我三个锦囊,第一个是指定给你看的。”

---------------------

注1:软禁郭太后,出自《资治通鑑·魏纪》:“正始八年,大將军爽用何晏、邓颺、丁謐之谋,迁太后於永寧宫;专擅朝政,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太傅懿不能禁,与爽有隙。”这段引文其实很有趣,都知道司马光反对变法,支持他的人正是太后。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来,司马光浓浓的恶意。

注2:“妻略宫人”,出自《后汉书》对董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