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诛杀「二贼」(2/2)

“由你二人率可靠家將,持我手令,软禁朝廷使团及王、高余党於驛馆!严密看守,不得走漏一人!若有反抗,就地格杀!”

“遵命!”长孙无忌与唐俭凛然领命。这是斩断朝廷耳目、稳固后方的关键一步,不容有失。

“遵命!”

长孙无忌眼神锐利,唐俭亦是神色凛然。

命令下达,校场上的人飞快的行动起来。

玄甲军士在各自队正的带领下,如同黑色的洪流,分作数股,向著太原城各处进出要道汹涌而去。

沉重的脚步声、甲冑碰撞声、低沉的口令声匯成一片,带著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宣告著这座雄城权力的更叠。

陈默立於李世民身侧,感受著空气中瀰漫的铁锈味道,心中波澜起伏。

终於是走到了这一步,歷史的车轮,在他眼前轰然转动,而他,正身处这漩涡的中心。

这一次,他不仅是歷史的见证者,更要成为这歷史洪流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

太原留守府。

两颗被洗乾净的头颅盛於木盘之上,被人端入正堂。

“病重垂危”的李渊,已穿好袍服端坐主位之上。

毫无病容的脸上满是威严。

家將將高、王二人头颅端上,也只是淡淡的说了句:

“二郎实是有些心急了。”

便叫家將下去了。

裴寂侍立一旁,眼神复杂地看著盘中死不瞑目的头颅。

“父亲,逆贼王威、高君雅二贼皆已伏诛,其党羽或被格杀,或被控制,太原城各要道尽数掌控在手!”

李世民的声音带著肃杀,躬身稟报。

李渊的目光扫过那两颗头颅,先前尚存眼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消散,此刻只剩决断。

忽的高声开口:

“此二獠勾结突厥,证据確凿,死有余辜!梟首示眾,传告全城!让太原军民都看看,背主叛国、引狼入室的下场!”

“喏!”

亲卫立刻上前,端起木盘,迅速退下执行命令。

厅內只剩下李氏核心与陈默等人。

气氛凝重而肃杀,空气中仿佛有雷霆在酝酿。

裴寂深吸一口气,躬身上前,双手恭敬地展开那捲沾染鲜血的帛书。

“唐公!天意昭昭,『李氏当王』!此图讖现世於晋阳宫库,正应今日之局!昏君杨广,倒行逆施,神人共愤,天命已移!王、高二贼伏诛,正是天意假手於唐公,扫除奸佞,廓清寰宇之始!太原军民,感念唐公活命之恩、除奸之义,无不翘首以盼唐公振臂一呼,弔民伐罪,再造太平!”

陈默见他又將他那人造的讖物拿出来就想笑,但想到这么庄重的时候,这个时代的人想做事確实需要这么一个藉口,即使大家都知道那是假的,他真笑了便是大大的不合时宜。

李渊犹豫一瞬,便亲手扶起裴寂。

“二郎!研墨。”

闻言几人迅速动作起来,长孙顺德几人將侧殿的的案几一应事物抬进殿来,此时李世民已经研磨好墨汁。

裴寂也已找来绢帛,铺至案几之上,只待李渊命令。

“劳烦肇仁用笔!”

刘文静闻言瞬间望向李渊,目光复杂,但却未耽搁行事。

抄起李世民递来的狼毫便等待李渊开口。

李渊斟酌开口,却字字鏗鏘:

“大隋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泣血顿首,告天下臣民书:”

“夫天命有归,神器更易,非人力所能强求!今上身承大宝,不思祖德!即位以来,穷奢极侈,视民如草芥!......

渊,世受隋恩,位列国公,本应肝脑涂地以报君父。......

为存隋室宗庙,为安天下黎庶,渊不得已,行伊尹、霍光之事!今遥尊代王杨侑承嗣大统,即皇帝位,以正国本!奉杨广为太上皇,颐养天年,不復问政!

清君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