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主帅与副帅(1/2)
诸葛瑾沉吟了片刻,面色也沉了下来,说道:“军情紧急,只得如此了!”
“集合三郡之力,究竟能有多少兵力,是否足以攻取长沙城?”
陆逊对於东吴各郡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缓缓道:“我军主力除了在荆州之外,便部署在武昌一线以及建业周围,总计超过十万,但其余各郡兵力少的一千多,多的也不过三千。”
“留下维繫当地治安的必要人数,三郡总共能抽调的兵力大约在四千五百人!”
“而据我估计,刘曜在占据长沙之后必定会进行募兵,再加上他原有的兵力,很可能也会达到三千人以上。”
诸葛瑾听陆逊这么说,有些焦虑的说道:“兵法上说,五则攻之、十则围之,这些兵力恐怕不够,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內克復长沙!”
“而一旦拖延的时间久了,內外形势一变,对於我军极为不利!”
虽然两人议论只是收復长沙的战爭部署,但他们都並非一般將帅,將目光投注到了更远的地方。
“子瑜,你所言有理啊。”
陆逊也知道长沙之战与夷陵主战场息息相关,抵抗的越久,取胜的难度越大。
但他此刻也颇有些挠头,因为手中的將领都无法抽调,而那几位太守如果各自为战,不相统属,很可能被刘曜各个击破。
“必须调一员大將前去,直接指挥长沙的战事,以策万全!”
诸葛瑾想了想,建议道:“不如让步侯作为全军统帅,他的资望足够,也有报仇雪恨的心思。”
“不行!步侯刚刚遭遇大败,心態必然会受影响,未必能够保持冷静,很可能再度被刘曜所趁。”
“再说,步侯的军队被益阳城挡住了,一举一动都处於蜀军的严密监视之中,不可轻动。”
陆逊说到此处,忽然又停了下来,说道:“不过子瑜说的也有道理,以步侯的身份確实足以让三郡太守听命,我认为可以给他一个名义上主帅!”
“名义上的?”
“对!但他依旧屯驻在资阳,既是休养生息,也是对益阳城的一种威慑,使马良不敢贸然支援长沙。”
“而豫章、庐陵、桂阳三郡之兵的真正指挥权,则交给副帅!”
“副帅的人选呢?”
“我已经想到了一个人:阳华亭侯全琮!子瑜以为如何?”
诸葛瑾闻言,沉思片刻,点头赞道:“此人颇有大將之才,屡立战功!其父曾经是桂阳太守,对於荆州也不陌生,可以当得了副帅。”
“而且他此刻正在彭泽县一带整军备战,距离前线也不远,不会耽误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