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高效仁慈,野域並存(1/2)

第85章 高效仁慈,野域並存

这种批量生產出来的完美人才,只能被称为高效的执行者。高效的执行者。

通过虚擬技术,灌输的这些知识是他已知,並且可控的。

但真正那种能够改写规则,使科技產生跃进的天才,往往诞生於未知、混乱不可预测的现实环境。

现实可不是真空培养仓,可能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温度、阳光、意外干扰、文化环境,人际衝突,甚至包括歷史背景、技术瓶颈等等复杂且不可控的因素才是关键。

这些信息的隨机组合,往往是决定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的核心要素。

例如艾萨克·牛顿。

他的诞生就充满不確定性。

其万有引力定律恰恰就是在17世纪,那个充满宗教氛围,实验器材简陋。

没有明確目標,所有同行都在辩驳爭吵的混乱环境中孕育的。

用一个最通俗的话来描述就是,一个完全可控、高度优化的环境,就像是实验室当中的培养血。

在实验室中诞生的那些超级细菌,以实验环境而言近乎完美,可放不到外界有的是足够复杂的环境將其扼杀。

真正的顛覆性创造往往需要一点混乱,不完美,以及未知。

事实上,人矿精炼的本质並不是批量生產完美的工具,而是在混乱中,提供一点点可控性,增加那些超级天才诞生的概率。

不过,科尔也並没有全盘否定流水线製造完美人才这一举措。

想要让一个文明永远不断发展下去,那些能够改写规则的超级天才虽然重要,但同样需要大量基础执行者。

这些执行者不需要提供顛覆性的灵感,不需要开闢新的道路,只需要查漏补缺。

就像牛顿,他虽然提出了万有引力,但后续也是依靠后人源源不断的补充才彻底完善。

为此,科尔又构建了一套精密到极致的筛选和转换系统。

在城市的街道、建筑,公共设施甚至个人居所的某个角落里,遍布著亿万如同尘埃的纳米级传感器和摄像头。

这些纳米摄像头会和每个人体內植入的微型生物晶片绑定,实时监测所有居民的生理指標。

每时每刻都在记录著他们的行为、知识吸收和应用效率。

然后,这些数据则会匯集到盘古的核心处理器,对其进行分析,

作为科尔创造的三大智能体,並且还是专门负责科研的盘古,其核心算法早就被科尔不断优化。

其庞大的资料库內蕴含了人类全部的歷史数据,以及科尔亲自动手推演的创造潜力模型,能够对每个个体进行潜力评估。

在这个算法下,如果某个个体达到45岁,但没有潜力评估。

且行为被判定为高度缺乏创造力,盘古就会自动將其分流,把他们带往遍布各个城市的强化中心。

在这里他们会进入深度虚擬实境环境,通过超高的时间流速,定向灌输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会往其体內注入纳米虫,修改其思维模型,剔除不必要的发散性思维,强化逻辑性、

精確性和执行力。

当他们毕业之后,已经不再是那个充满可能的探索者,而是成为如同精密零件一般的执行者。

这些人会被分配到星脉网络维护,戴森云模块製造,以及基础科研的数据处理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