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魏武帝的后人,得给几分薄面!(1/2)
京城,那处绿树成荫,幽静得仿佛与世隔绝的小院里。
午后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白髮苍苍的老先生依旧靠在那张熟悉的摇椅上,手里捧著一份报纸,看得悠然自得。
一个扎著马尾的小姑娘,手里却拿著另一份报纸,气冲冲地从屋里跑了出来。
正是那份刊登著《论〈史记〉如何抄袭〈资治通鑑〉》的《华夏文化报》。
“爷爷!”
小姑娘把报纸往老先生面前一摊,小嘴噘得老高。
“您別装了!这篇文章,是不是您让人发的?”
老先生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报纸上那个霸气十足的標题,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慢悠悠地端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爷爷!”小姑娘看他这副模样,更急了,“还有央视和燕京台,突然就要播那个《还珠公主》了,这也是您安排的吧?”
这次,老先生放下了茶杯,笑著点了点头。
“確实是我打了个招呼。”
“为什么呀?”小姑娘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满脸都是不解,“您之前不是还说,这种事要慎重,要顾全大局,必要的时候……”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前几天爷爷说的话,让她以为,爷爷也和那些人一样,觉得应该牺牲那个叫曹煦的年轻人,来换取所谓的“大局稳定”。
结果一转眼,爷爷就成了人家背后最大的靠山。
这反转,也太快了。
老先生看著孙女那副较真的可爱模样,呵呵笑了起来。
“丫头啊,你忘了爷爷跟你说过,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他放下报纸,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爷爷,您就別打哑谜了,快告诉我为什么。”
老先生重新靠回摇椅,轻轻晃动著,目光投向远方,似乎在回忆什么。
“我不喜欢看辫子戏。”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什么?”小姑娘愣住了,这个理由,也太……任性了吧。
“咱们的电视剧,拍来拍去,不是大辫子就是大辫子。”老先生的语气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你算算,那个戏说乾隆,还有那个宰相刘罗锅,听说最近还有个谁在拍康熙微服私访记,哦,对了,好像还有个雍正王朝也在准备拍摄中。好不容易把那根辫子剪掉了,有些人倒好,又从故纸堆里把它捡起来,宝贝得不得了。”
“那个叫曹煦的小子,有点意思。他说他要拍大宋的还珠公主,我挺好奇的。总比那个宝岛女作家要拍的大清格格好吧。”
“而且,他还吹牛,说要把《清明上河图》给搬上荧幕。我倒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在吹牛。再让他们这么折腾下去,我就看不上了……”
小姑娘听得一愣一愣的。
老先生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严肃了些。
“教员好不容易让大傢伙儿都站起来了,可是啊,总有那么些人,膝盖是软的,骨头是脆的,站久了就嫌累,总想著跪下去。”
“就像你讲的元旦那天公交车上那个什么通天纹的正黄旗大妈,非要標榜自己那个满人的身份有多高贵,总想著高人一等。”
“也像这次,有些人非要把一个简单的文化之爭,硬生生地上升到什么两岸关係的高度,想用个大帽子把人压死。”
“这种风气,不好。”
老先生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姑娘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爷爷不是在和稀泥,他是在拨乱反正。
“可是……可是您之前说的话,我还以为您也想让曹煦认错呢。”小姑娘还是有点委屈。
老先生被她逗乐了,伸手颳了刮她的小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