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赵专家的四板斧(1/2)
国家广电总局,对了,现在叫广播电视部,总编室下属的一间会议室里,烟雾繚绕,气氛却比外头倒春寒的天气还要凝重几分。
长条会议桌旁,坐著一圈人。有总编室的领导,也有几位从各大学、社科院请来的歷史专家,正在对一份申请报告进行小范围的专家论证。
张季中坐在主位下方,他那標誌性的大鬍子今天特意修剪过,显得精神抖擞。他信心满满,腰杆挺得笔直。
现在討论的他报上去的燕京电视台申请拍摄电视剧《还珠公主》的立项请示。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剧本好得一塌糊涂,故事老少咸宜,加上他张大鬍子在圈里的名头,还有央视和北电的班底,这项目谁看了不眼热?燕京电视台的领导看到剧本的时候,二话没说就直接把请示打到广电总局了。毕竟张大鬍子的眼光还是可以保证的。
会议一开始,气氛还很融洽。总编室的领导先是肯定了张季中同志积极开拓电视剧题材的创新精神,又表扬了剧本故事生动有趣,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张季中听得是满面红光,鬍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然而,当话筒交到一位戴著老镜、头髮白、神情严肃的老专家手里时,风向,悄然变了。
“我叫赵鼎声,研究宋史的。”
老专家扶了扶眼镜,声音不大,却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他拿起桌上那份被他用红笔批註得密密麻麻的《还珠公主》故事梗概和人物表,轻轻敲了敲。
“对於这个剧本,我个人,有几点不成熟的修改意见。”
张季中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滯,但还是礼貌性地点了点头,示意对方请讲。
“第一,剧名不妥。”赵鼎声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张季中心里咯噔一下。
“《还珠公主》?歷史常识性错误!”赵专家的语调陡然拔高了几分,“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徽宗时期,眾所周知,徽宗政和三年,下詔改『公主』为『帝姬』!这是彰显皇家威仪的重大改革!所以,这部剧的名字,应该叫《还珠帝姬》,这才严谨,才符合史实!”
还珠帝姬?
张季中差点没一口气背过去。这四个字听著就拗口,哪有“还珠公主”叫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这老头是来挑刺的吧?
他刚想开口辩解两句,赵鼎生已经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关於紫薇这个角色,我建议,直接刪掉。”
“什么?!”张季中这下坐不住了,屁股都下意识地抬了抬。
刪掉紫薇?那可是女主角!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皇帝流落民间的女儿,千里寻亲,这根主线要是断了,还拍个什么劲儿?
赵鼎声仿佛没看到张季中那快要吃人的眼神,自顾自地往下说,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我查阅了《宋史》、《续资治通鑑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等所有相关史料,宋徽宗赵佶一生共有三十四女,每一位帝姬的生母、封號、婚配、卒年,都有详细记载。歷史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流落民间的沧海遗珠!这是对歷史的凭空捏造,是对观眾的不负责任!必须刪掉!”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总编室的几位领导面面相覷,表情都有些尷尬。他们也没想到,这位在宋史领域德高望重的赵专家,居然这么较真,一上来就要砍掉人家剧本的主心骨。
张季中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大鬍子一颤一颤的,他强压著火气,正要说话。
赵鼎声却根本不给他机会,直接竖起了第三根手指,像是在给张季中的棺材板钉上第三颗钉子。
“第三,那个叫小燕子的角色,问题更大!简直是荒唐!”
赵专家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显而易见的鄙夷和愤怒。
“小燕子?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吗?这编剧怎么想的?再说了,皇宫是什么地方?是天下最讲规矩、最重礼法的地方!怎么可能允许一个上躥下跳、毫无教养的市井丫头在里面胡闹?还跟皇子谈情说爱,跟大臣的儿子称兄道弟?这成何体统!这不光是歪曲歷史,这是在挑战我们民族的礼法传统!这个角色,思想內核就有问题!我建议,也一併刪掉!”
“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