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童贯不懂方腊(1/2)

种师道看过王渊部传来的军情后,气得破口大骂:

“这个王渊!急功近利、坏我大事!”

王渊的军报上可不会出现自己弹劾自己的事,这都是种师道自己分析出来的。

军报中只提到陈贼之兵退回曹娥江东岸了,但对方军报来的时间有问题——太快了!

短短一日不到,正面攻敌,王渊军队再强也不可能决出胜负。与此同时,陈贼之兵並不是退回越州城,而是就在对岸。

因此之前逼走陈贼水军船只的谋划也胎死腹中。

如此情况,除去陈家早就发现了王渊部,就是王渊太过急切,把陈贼嚇跑了。王渊立功心切,显然是后一种。

种师道暗嘆一口气,如今只能按原计划,慢吞吞攻打下东阳县,再进攻新昌了。

可王渊的一万兵力还在曹娥江西岸呢,这一万士卒该如何,才是他最头疼的事。

想要回来,陈贼水军必然防备,想要攻打新昌县,这点儿兵也远远不够,不能不管、却又没法管,这让种师道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只能下令让王渊部就地解决粮草,沿曹娥江缓步北上。

隨后他走出营帐,望向大营北方方向,让他忧心的是童贯所率领的中军。

童贯尚来不惜兵,几场大战下来,精锐西军不知还能剩下几何?

这个念头一出,另一个念头又忽地冒了出来:若是西军损失过大,也不尽然全是坏事,至少堵住官家北伐的念头。

——·——

八月中旬,童贯大军已经將方腊打回了老家清溪县。

准確的说,是逼著方腊大军主动退出睦洲州城,退守城低墙矮的清溪县。

一个月前,童贯就率中军包围了睦洲州城,可奈何睦洲城广墙高,方腊大军又经过几轮养蛊,已经养出可血战之兵,死死守住睦洲州城,宋军竟然没占到丝毫便宜。

围城半个月后,童贯一日比一日焦急,他还要在这儿守到什么时候?若是不早早结束南边战爭,他又如何北伐?

不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他又如何成为千古以来,前无古人、后也必然寥寥的史上第一封王太监?!

况且宋徽宗的催促詔书也接连南下,只因如今漕运虽通,但两浙乃是大宋第一產粮之地,粮税占全国粮税四成。

眼见马上要到收秋税的时候了,两浙却还在打仗,这像话吗?

京中米已经涨到一石两千文,皇帝都吃不起新米了!

就当童贯焦急万分时,亲信辛兴宗出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先打方腊的老巢清溪县,方腊贼父、贼母,以及其逆贼妹妹衣冠冢就在清溪堰村,他手下部將也多有亲人祖坟於清溪。

可掘其坟墓逼其返归清溪,这过程中我等可设伏兵,半路截杀。

贼兵若是能成功返归清溪,那便包围清溪县,清溪城小墙矮,那时他只是困兽而已!”

如此荒唐的计策,连童贯都感到荒唐了。

他认为这种事绝不可能成功,因为如果是童贯自己,绝对不会因为什劳子祖坟放弃大好事业。

甚至眼前的还是一个死胡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一旦这么做就是死路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