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情痴陈启坊(2/2)
这些天《釵头凤》彻底在各大瓦子,坊市火了,连带著近两年人气有所下降的李师师,也火了一把。
这让处於事业危及中的李师师,生出继续挖掘陈启坊旧作,想以此重新出圈。
可任凭她如何询问,陈途安都没再透出口风,他怕自家老爷子知道了,会整死他。
因为这段时间,情痴陈启坊的名號,也在汴京流传起来。
甚至有好事者,还编了各种故事。
说什么陈启坊年轻时写下这首《釵头凤》,但爱而不得,就此蹉跎岁月。
偶然有一次在江上泛舟,忽然顿悟,又写下《临江仙》,自此发愤图强,编写出《三国演义》。
还真別说,故事有鼻子有眼的,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又过去一个多月,《釵头凤》与情痴陈启坊的热度下跌。
逐渐就有人回过味儿来,《擷芳词》不是政和三年,朝廷颁布《政和五礼新仪》时,才从禁中传出,经晟乐府谱曲的吗?
这才过去七年,因此陈启坊的故事,肯定不是年轻时发生的。
又有人藉此,提出一个新故事,陈启坊是因老妻离世,才写下这首词。
一时间,情痴陈启坊的名號,又响亮了起来。
与此同时,李师师再次向陈途安发出邀请,请他醉杏楼一聚。
却被他以工坊事务繁忙拒绝了,经过上次醉杏楼中,李师师打听陈启坊旧作之事。
他怕一不小心,再给老爷子弄出些作品,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
老人活了一辈子,眼见要到头了,最记掛的就是身后名。
在大宋所谓情痴,若是对士子、大儒,或是官员而言,都是风雪月的雅名。
而对一白身来说,就属於妥妥的恶名了。
这跟后世差生谈恋爱一样。
你为什么考上进士官?不都是因为你整天谈情说爱,才没好好学习。
————
宣和二年二月,赵佶再次派遣使者赵良嗣,以卖马为名前往金国,结缔联金攻辽盟约。
赵良嗣此人原名马植,乃辽国三品文臣,见女真崛起,预知辽国怕是要国祚破灭。
这才转投大宋,改名赵良嗣,並献上联金灭辽的计策。
可以说是此人的存在,让宋国军队孱弱,暴露在金人眼中,间接导致了北宋灭亡。
赵佶还特地招来陈途安,让他发一刊嘲风报,大肆宣扬此事。
所给內容也十分浮夸,上面表示大宋將与辽国北面的金国,一起攻伐辽国。
辽国连自己北方的蛮夷都挡不住,又怎么能挡住大宋將士。大宋军队將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將尽恢汉家江山,远迈往日大唐风采。
最后还吹嘘赵佶,远胜乃父神宗开边之功,迈超太祖、梁宗恢復汉家之志,是大宋第一天子,比肩唐宗汉武。
陈途安看完,既佩服赵佶的无耻,又讚嘆其胆量,居然敢在事情没办成前,就敢大肆宣扬。
一点也不考虑事情失败,又该如何收场。
但赵佶越是好大喜功,陈途安越高兴,冷眼看他如何起高楼、如何楼塌了。
实际上赵佶之所以敢这么做,朝中官员绝大多数也支持,其实是有所仪仗。
就在去年六月,大宋打贏了西夏,让西夏割地称臣,並取消给西夏的岁幣。
这让大宋朝廷有些飘了,要知道宋朝歷代皇帝,还没那位在位期间能取消给西夏的岁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