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採购(1/2)
盛利明显不知道这句话,盛强也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看的。
但这句话,充满了人情世故。
盛强说完,没等盛利反应过来,就走到卖米的摊位前,刚刚跟人家借了称,说好的肉,也一点儿没剩。
“大哥,刚才多谢你了,出来的急,没带称”盛强说道
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扔给摊主。
“这是干啥,老弟,就用下称,我怎么还能收你东西呢?”摊主连忙推辞道
“大老爷们的,一口唾沫一个钉,肉没剩下,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啊,再说了,我以后常来,下次万一还得麻烦你呢?”盛强笑道
“那麻烦啥,你以后要用称,你就过来找我,我天天在这儿!”摊主笑道
也没再推辞,安稳的把烟装进兜里。
“那先谢谢大哥了,今天是遇上贵人了!”盛强笑道
话往好听了嘮,事情做的好看,事儿就容易办了。
两人互相恭维了几句,盛强这才开口
“大哥,这大米咋卖的?还有这面,我照顾照顾你生意”
“你要,我就按一毛八!白面一毛九。”
比供销社才高一分,对於盛强来说,很划算了,毕竟供销社的是供应粮,自己一两票都没有,也买不著。
这摊主也是个好讲话的,被盛强捧著嘮了一会儿,人都发飘。
还是年轻要面子,论心智,盛强好歹也活五十多年!
哪怕前世最多也就是个保安队长,但人情世故这件事儿,到哪儿都一样。
“那谢谢大哥了,给我来二十斤大米二十斤面!”盛强说道
四十斤东西,必须把那包迎春赚回来!別小看这一分,加起来就有四毛钱,倒赚一毛八,免费用了称,还赚了个好人缘。
米麵粮油肉和烟不同,没有替代品,烟可以捲菸叶,肉就只是肉!
称了东西付了钱,把东西放爬犁上,哥俩接著转起来。
买了两个水壶,两个铝饭盒,卖杂物的地方,还有几捆双响子,拿下两捆。
这都是以后进山能用到的东西,非常有必要,毕竟有水的话,谁也不想吃雪。
干豆腐两毛九一斤,买十斤!冬天天寒地冻,放个一两个月不成问题,家里四口人,一顿怎么不吃一两斤?
竹壳儿暖水瓶两块五,买一个。
问了问蜂蜜的价格,一块三一斤,没捨得买,转头买了一斤什锦。
带回去给秀儿吃。
秀儿长这么大,吃的次数不超过两次!
而且和豆製品,是很有必要的东西。
逛了半天,才了十七块八毛钱,算得上报復消费了,赶上学徒一个月工资了。
看见有卖的,盛强忍不住上前,自己一家,那身上袄都缝缝补补的,冻得盛强直哆嗦,买点儿,回去让娘给塞袄里。
“多少钱?”
“两块七。”摊主说道
千万不要觉得贵,这年头,还是少的,一个袄传三代不是吹牛的。
在1978年的时候,改开的风吹来,有些地方分田到户后,的种植才多了起来,一直到83、84年,才算是刚刚供需平衡。
谁家姑娘出门子(出嫁),做上两床大被子,那是也是很有面儿了。
大多数也就拿个毛巾脸盆啥的,就嫁过去了。
毕竟供销社两块五一斤,还要票的,不是谁家都买得起的。
买了两斤,到这儿,兜里的钱也快完了,还剩三块四毛钱。
盛强不由感慨道:“这钱真经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