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未来涉及(2/2)

他看著还有几分婴儿肥的章若南,再瞧资料里果然写著在临安上大学,仅拍了一部微电影,看来蝴蝶翅膀没有影响到她的生活。

文野一听是公司正在物色的新人,也认真了几分,再仔细再看看,瞧著自己老板的神色,似乎有点中意啊,便说道

“老板要是你觉得合適,就签唄。”

“咱们公司之后项目多,公司艺人又少,这些角色位置总不能一直都给其他公司艺人吧。”

文野看过觅山河的一些剧本,觉得自家老板的產出质量,比外面公司好很多。

电影尚可因角色合適,挑选別家演员,但电视剧、网剧这类项目,若没有自家人填补上,拍出来就为了赚钱,实属有点不划算。

陆承宇没马上接话,只是章若南还在读大学,也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表演基础是个短板,毕竟演技差和没基础,还是有很大区別的。

但另一方面,公司確实也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艺人,流量明星也是未来公司培养的方向之一,艺人定位不同,所需的资源领域自然就会不一样。

尤其是觅山河后续的项目企划,会涉及到综艺这一块领域,也是需要自家艺人去填补的,而综艺面向大眾,流量较高,適合一些路人缘极好的艺人,才容易脱颖而出。

当然,觅山河要做的综艺项目,不是单单为了赚钱一个目的。

综艺定位在陆承宇眼里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赚钱,就没必要费多大心思了。

不过,那都是明年项目之后的安排,眼下还不急,而且,在做第一档综艺之前,自己还要再向唐人,要个人!

陆承宇將发散的注意力拉回眼前,他並不认为这类艺人就不需要影视资源,而是前期相对减少投入,让他们更多活跃於综艺领域这一块。

正巧在谈论公司新人的事,文野才突然想起一件自己都差点忘记的事情,便说道

“对了老板,明年我们公司不是有个网剧项目,还没有物色到导演吗?”

“我之前看了老板你和梓希给的名单,我瞧著那个..叫…袁瀧的还不错。”

“91年出身的,年轻啊,拍微电影有点小名气,他的作品我也看了,有想法,懂得年轻人喜好,能抓住网剧的需求,就是拍摄手法和剪辑方面,还是差了点。”

“可惜,到底不是专业出身,拍网剧够用,大银幕別想了,不过值得签过来培养,补齐公司在这一块导演的不足,有时候剧组需要副导演,也能顶上用一用。”

经文野这么一提醒,陆承宇也有了印象,那份名单里都是些有一定能力,容易签约进公司的年轻导演。

至於其他老牌导演,觅山河不是没在物色人选,有些合適也尚在接触。

只是成名导演往往没有好项目、大项目就不愿签公司,就像文野当初签约觅山河的时候,合同给予的也不光只有《药神》一部电影。

尤其是在业內经营较深,又或者是各大院校毕业多年的导演,有底气,有傲气。

在行业愈发成熟的当下,他们更倾向自己开工作室,然后与其他公司合作。

这样好处,就是一次一结,小公司也省去培养导演的付出。

而大公司更倾向与名导合作,以此刺激股价,稳定公司项目的输出。

文野看著自己老板正在考虑,伸了伸腰,笑著补充道

“还有贺明。”

“那小子机灵,要不也让他试试拍网剧上上手?正好我们公司缺电视剧方向的导演。”

“他的拍摄思维挺合適,以后可以试试,先走这条路,再考虑上大银幕。”

陆承宇笑了笑,又看了文野师兄一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收了贺明什么好处。

自己却知道,文野和贺明在剧组就经常混在一起,勾肩搭背半夜出去加餐,两人关係確实不错。

“贺明他啊,先不急。”

陆承宇抿了口枸杞茶,思量后道

“嗯...我打算之后,让他去《楚乔传》剧组跟组,打打杂,和李国利导演多学点东西。积累够了再说。”

贺明还是太年轻,哪怕前有路扬、后有文野两位同校师兄的指点,又跟著项目跑,从拍摄做后期。

但离真正上手,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是谁都像他这般开掛,文野师兄的提议与他部分契合。

等时机成熟,先让贺明拍两部网剧练练手,顺便分担一下公司项目压力。

然后拉到电视剧项目担任副导演,继续歷练,之后再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