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魔都之行(1/2)
开学典礼的喧囂落幕,小刘马不停蹄地返回《金粉世家》剧组,她的戏份已近尾声,即將迎来杀青。
而《天龙八部》剧组的剧本围读会定在9月4日,时间紧迫。
就在开学典礼当晚,陈锋和小刘一同找到新生导师王劲松,申请长假。
当王劲松得知两人双双入选张纪钟执导的《天龙八部》剧组时,著实吃了一惊。
大鬍子在武侠剧领域堪称霸主。
在如今这个武侠题材风靡的年代,他凭藉《笑傲江湖》、《射鵰英雄传》等作品,不仅高產,更部部爆火,奠定了收视与口碑的双重標杆地位。
更关键的是,他几乎垄断了金庸小说电视剧改编权,其团队是金庸剧的唯一指定製作方。
这种资源掌控力,让他在选角上拥有绝对话语权,鲜少启用毫无市场验证的新人。
因此,陈锋和小刘作为北电新生,能同时被张纪钟选中参演《天龙八部》,对北电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近年来,北电錶演系在与中戏的竞爭中处於明显劣势: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中戏巩莉荣膺威尼斯影后,陈忡担任奥斯卡评委,北电则缺乏国际级影响力。
中戏潘红三夺金鸡影后,北电蒋雯莉仅获一次提名。
中戏陆易凭《永不瞑目》成为顶流小生,北电虽有赵微借《还珠格格》挽回顏面,但整体星光黯淡。
这种差距,正是北电允许新生拍戏而中戏入学三年禁拍的原因之一。
北电亟需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积累作品和影响力,以抗衡中戏的强势。
在紧张的日程中,陈锋抽空主动拜访了榕树下文学网站总部。
签约数月,这还是他首次登门。
此前,一直是“妖僧”陈存主动找他处理出版事宜。
这次拜访,既是礼节,也暗示著他对《死亡通知单》后续运作的重视和主动掌控的姿態。
榕树下文学网站的总部,位於魔都一处略显陈旧的写字楼內,与门外车水马龙的喧囂相比,內部环境显得有些安静甚至侷促。
空气中瀰漫著纸张、油墨和咖啡混合的味道。
这里是网络文学早期的圣地之一,承载著无数文学青年的梦想。
陈锋按照陈存之前给的地址,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地方。
他推门而入,前台小妹抬头,看到这个气质沉稳、面容俊朗的年轻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好,我找陈存编辑。”陈锋声音温和。
“啊?哦,您……您是陈锋老师?”前台小妹认出了他,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陈编在办公室,您这边请!”
穿过略显拥挤的办公区,格子间里忙碌的编辑们好奇地抬头打量这位传说中的“演员+畅销书作家”。
陈锋目不斜视,径直走向最里面那间掛著“主编”牌子的办公室。
门虚掩著,陈锋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陈存熟悉的声音,带著一丝疲惫和沙哑。
陈锋推门进去。
陈存正埋在一堆书稿和样书里,头髮有些凌乱,眼镜滑到了鼻尖。
看到陈锋,他愣了一下,隨即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惊喜又带著点埋怨的笑容:“哎哟,我的陈大作家,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您老人家终於肯屈尊降贵来我这小庙视察了?”
“陈编,您就別埋汰我了。”陈锋笑著走过去,主动伸出手,“之前一直麻烦您跑,今天正好有空,过来看看您,也聊聊书的事。”
“坐坐坐!”陈存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手忙脚乱地收拾了一下堆满稿子的沙发,“喝点什么?茶?咖啡?我这儿只有速溶的。”
“白水就行,谢谢。”
陈锋环顾了一下这间堆满书籍、略显杂乱的办公室,感受到一种纯粹的文学氛围。
陈存倒了杯水给他,自己也坐下,推了推眼镜,眼神变得认真起来:
“《暗黑者》的首印安排已经下去了,十万册,下个月初就能铺货,市场部那边反馈不错,不少书店都主动加订了,你这艺考状元的名头,加上《那些年》的余热,开局应该差不了。”
“辛苦陈编了。”陈锋点点头,对这个开局还算满意。
“《宿命》的稿子呢?”陈存话锋一转,带著期待,“我可是眼巴巴等著呢,《暗黑者》结尾那个悬念,吊得我睡不著觉,赶紧给我,我好安排后续印刷,趁热打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