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给小刘上上强度(1/2)

宿主:陈锋

年龄:35

音乐:【入门72%】

表演:【熟练87%】

导演:【入门99%】

技能:

主动:【天赋超载,剩余一次】

被动:【镜中人(角色理解与沉浸效率提升)】、【双生之魂(与特定演员搭档时表演状態超常发挥)】

训练场:【时空训练舱,剩余一次】

仓库:空

星光点:261258

陈锋的目光扫过面板,当看到那串惊人的数字时,不由得一愣。

361258点星光点?

这暴涨的速度也太离谱了!

《十八岁的天空》还没播出呢,哪来这么多?

他立刻调出星光点获取记录,一行行信息飞速掠过。

很快,他恍然大悟。

源头竟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原来,小说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產生的强烈共鸣、喜爱、感动等情绪,同样能被系统捕捉並转化为星光点!

而且,由於小说传播速度更快、受眾更广,这段时间持续热销积累下来的读者情绪,匯聚成了一股庞大的能量流,让星光点数额如同滚雪球般激增到了这个天文数字!

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瞬间涌上陈锋心头。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相比於拍摄影视剧需要团队协作、周期漫长、投入巨大,写小说……似乎简单太多了!

尤其是对他这个拥有“未来”记忆的人来说,脑海中那些尚未问世、却註定会引发轰动的作品,简直就是一座座待开採的金矿!

他自认不是什么道德圣人,只是一个被命运开了个小玩笑、带著前世记忆重活一次的普通人。

在现实需要面前,如果“借鑑”一些註定会诞生的优秀作品能更快地铺平道路、实现目標,他內心的道德天平並不会因此產生太大的倾斜。

毕竟,在这个时空,那些作品还只是虚无縹緲的可能性,谁能说它们一定属於谁呢?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迫在眉睫的高考。

虽然藉助“过目不忘体验卡”的神效,他已经在短短四小时內將高中知识囫圇吞枣地塞进了脑子,並刷出了逆天的705分预估成绩,但陈锋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这种“速成”得来的知识,就像空中楼阁,缺乏时间的沉淀和反覆的锤炼。

他决定接下来几天,没事就多做几套真题,用实战来检验和巩固这庞大的知识库,確保万无一失。

夜幕低垂,窗外是帝都璀璨的万家灯火,如同星河倒映人间。

望著这片繁华景象,一股强烈的、名为“思乡”的情绪,毫无徵兆地涌上心头。

重生以来,从紧张的艺考、签约榕树下、拍摄《十八岁的天空》,再到高考衝刺……他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几乎没有片刻停歇。

算起来,离家已经好几个月了。

虽然经常和父母通电话报平安,但隔著电波的声音,终究比不上面对面时的一个眼神、一句嘮叨来得真实温暖。

或许是经歷了“未来”信息洪流的衝击,又或许是这几个月在剧组和商业谈判中快速成长,他感觉自己心態上確实比同龄人老成了许多,这种变化连李轩导演和黄博他们都曾不经意间提起过。

这种“少年老成”,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或许是助力,但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依然渴望那份属於家的、纯粹的温暖和归属感。

“是时候回家了!”陈锋望著窗外的灯火,轻声自语,眼神中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和坚定。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陈锋的计划被突如其来的一个电话打断了,电话是榕树下主编『妖僧』陈存打来的。

《那些年》这段时间十分畅销,十天不到的时间,足足卖出去二十多万册,加印了数十次都不够,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现象级小说。

这已经超越了2000年另一个天才少年韩涵处女作《三重门》,首印5万册10天售罄,高了四倍还不止。

虽然时代在进步,如今销量肯定比两年前高,但谁也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年》这本书的优秀。

陈锋也真正的在出版界扬名了,谁也没有料到,时隔两年,出版界又杀出来一个新人,比当年的韩涵更加火爆。

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他的主业,他真实身份是一个演员。

这走哪说理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