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最真实的蓝小姐【大章】(1/2)

夕阳的余暉透过嘉定一中古旧的窗欞,在剧组临时徵用的道具仓库里投下长长的光影。

空气里瀰漫著木材、旧帆布和淡淡粉尘的味道,一天的拍摄刚结束,喧囂褪去,疲惫如同潮水般漫上来。

陈锋靠在堆满蒙尘桌椅的角落,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在旁边一张盖著防尘布的桌面上轻轻敲击著石延枫特有的冷调节奏。

“陈锋,有你的快递,加急件!”场务小李的大嗓门打破了仓库的寧静。

他抱著一个不大却分量感十足的硬质纸箱,脚步咚咚地闯进来,“嘿,寄件人名字挺怪,『妖僧』?你这朋友名够邪性啊!”

陈锋猛地睁开眼。

“妖僧”陈存。

这个词瞬间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圈圈涟漪,他立刻起身,三步並作两步迎上去,接过那个沉甸甸的纸箱。

寄件人一栏清晰列印著“妖僧”,落款是魔都某出版公司的地址,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一种预感攫住了他。

“谢了小李!”陈锋声音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抱著箱子走向仓库更深处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

黄博刚卸完妆,正顶著湿漉漉的头髮好奇地张望,刘艺菲在刘晓丽的陪同下整理自己的小背包,也闻声看了过来。

箱子很精致,边缘有加固,陈锋深吸一口气,撕开封口的胶带,里面填充著厚实的防震气泡膜,拨开保护层,几本书脊规整、泛著崭新光泽的书籍静静躺在箱底。

他小心地捧出最上面的一本。

深蓝色的硬壳封面简洁而典雅,仿佛承载著青春的重量。

中央偏上,一行飘逸洒脱的手写烫银体书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下方,一个略显朦朧却带著无尽怀旧感的剪影轮廓,正是沈云熙的马尾辫背影。

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精准地击中了那个年代最纯粹的记忆节点。

翻过封面,內页是触感舒適的轻型纸,带著一种新书特有的、沁人心脾的油墨芬芳。

箱子里除了码放整齐的书本,还有一封素雅的信笺,是陈村的字跡,龙飞凤舞,带著他特有的江湖气和一丝调侃:

“小陈作家:

见字如晤,《那些年》终见天日,心甚慰,寄上第一册成书,还请斧正(主要是看看这设计符不符合你审美,『妖僧』出品,必属精品吧?哈哈!)。

重点,市场预热反响十分强烈,我们提前放出的试读章节和书评人书评在网上,主要是西祠胡同和天涯都快吵翻天了。

榕树下更是你的大本营,催购贴刷屏,各地渠道商反馈首批铺货量远超预期,首印5万册已经安排,首笔版税预付(按12%计算,扣除税后)12万人民幣已经打入你上次提供的帐户,去查收吧,小陈总!

別偷懒,新书大纲什么时候发来?读者和市场可都嗷嗷待哺呢!

另:附名片几张,方便你当『名片作家』(笑)。

祝拍摄顺利!

妖僧陈存顿首!”

“锋子,啥好东西啊?笑得这么荡漾?”黄博顶著一头湿发凑了过来,好奇地探头探脑。

陈锋迅速敛去过於外露的情绪,但眼底的兴奋和愉悦依然藏不住。

他写稿子的事情,小团体几人都已经知道了,主要是被小刘发现了,然后天天拿著看,自然大家都知道了。

他拿起箱子里另外几本书,递给黄博一本,笑著晃了晃:“喏,《那些年》的实体书,刚寄到的样书。”

“哇哦!真出来了?”黄博瞬间瞪大眼睛,惊喜地接过书,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摩挲著封面。

“深藏不露啊兄弟,大作家,这下真成『锋总』了,回头给我签个名,我得好好收藏,等將来你火了十倍卖出!”

刘晓丽和刘艺菲也走了过来,刘晓丽眼中带著欣赏和由衷的高兴:“恭喜你啊小陈,第一部书就出版,真了不起。”

陈锋將一本崭新的书递给刘晓丽:“刘阿姨,这本给您,算个纪念。”他又拿起最后一本,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安静站在母亲身边的刘艺菲身上。

小姑娘今天穿著简单的浅绿色质衬衫和休閒裤,卸了妆的脸蛋在仓库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清透。

她清澈的眸子落在陈锋手中的书上,带著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似乎也被这份新鲜出炉的成果所吸引。

那专注而安静的眼神,陈锋太熟悉了,在无数个片场休息的间隙,在她捧著列印稿看得入神时,就是这样的眼神。

一个念头如同种子般不受控制地萌芽、疯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