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转角的缘分?(1/2)
2000年,4月28號,燕京。
一条胡同里,《十七岁的单车》剧组正紧锣密鼓地布置拍摄场地。
彼时,燕京胡同的大面积拆迁已然拉开帷幕,剧组可挑选的拍摄地少之又少,无非集中在景山、后海、中戏和德胜门一带,经过导演的一番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了后海。
此时的后海,酒吧尚未大规模兴起,南锣鼓巷更是冷冷清清、无人问津,要是將拍摄时间放在二十多年后,光是躲避熙熙攘攘的游客,就够让人头疼了。
“动作都麻溜点儿,爭取上午把这个景的戏份拍完!”导演王晓帅的声音在胡同里迴荡。
这里全是民居,电影拍摄对居民的干扰不小,所以他打算採取速战速决的策略,拍完就撤。
所以时间紧迫,每分每秒都至关重要。
而他的这部戏能开拍,也是一波三折,他带著剧本跑了十几家投资方,磨破了嘴皮都没下文,直到最后星火娱乐投了100万,才总算补足了资金。
当然了,女一號的位置也给了出去。
原本他定的是周讯来演,人美,灵动,91年出道至今已有丰富的表演经验。
可是没钱,一切都是空谈。
为了能完成梦想,只能向资本低头。
幸运的是,星火推荐的贾婧文意外的合適,同样是人美,灵动,90年出道且拿过宝岛省电视金钟奖最佳新人奖,表演经验根本不用操心。
“演员过来准备了!”没过多久,王晓帅的声音再次响起。
贾婧文跟著其他主演到场地中,认真听他讲这场戏如何去拍。
没一会儿,场记板“啪”地落下,男一號男二號就骑著自行车在胡同里追逐。
贾婧文和女二號站在巷口的槐树下严阵以待,眼睛紧盯著监视器的方向,只等导演一声令下,就入镜拍摄。
“咔,好了,收工放饭。”
一连拍了三个小时,王晓帅才喊停收工。
四个主演,就贾婧文不用调教,另外三个都是新人,连走位、看镜头、情绪衔接这种基础的都得反覆提醒,一场简单的对手戏能ng七八遍。
因此拍摄进度比计划慢了不少,得加班赶工才行了。
4月燕京天气,气温逐渐回升,到了中午,阳光洒在身上,已能感受到春日的温暖。
沈浪閒来无事,今天就过来探贾婧文的班。
按照地址,来到了剧组所在的老城区,这地方小巷连著胡同,胡同连著小巷,七转八拐,能给人绕晕了。
“哎呀。”
“噼啪。”
沈浪脚下没留神,撞上一个迎面而来的身影。
女孩手里拿著汽水瓶掉在地上,玻璃渣散了一地。
“对不起……”
“你没事吧……”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道歉,都下意识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女孩后退两步,映入沈浪眼帘的是一张清纯甜美、乾净动人的脸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