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1/2)

重庆府,四川矿监税使府衙內,此刻正觥筹交错,一派热闹景象。

矿监税使陈奉端坐主位,满面红光,意气风发。

他头戴乌纱描金曲脚帽,身著緋色云锦蟒袍,年约三十,身形微胖,面庞苍白浮肿,眼袋虽深,目光却阴鷙锐利。

下頜光洁无髭,皮肤细腻如女子,与他阴狠的眼神,形成奇异的反差。

他目光扫过面前满面堆笑的三人,万县陈氏族长陈锦炽、石砫同知陈思极,以及石砫土司嫡次子马千駟,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阴笑。

五日前,陈锦炽带著陈思极、马千駟登门拜访,他依礼予以隆重接待。

虽说如今圣眷正隆,但他本是万县陈氏族人,族长亲自登门,礼数断不可失,更何况,这位族长对他还有救命之恩。

待听闻陈思极与马千駟的来意,他更是喜不自胜。

二十多年来,他所有的屈辱,皆拜马斗斛所赐,復仇的念头日夜灼烧著他,如今机会自天而降,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这一切的渊源,要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那场轰动一时的石砫、万县土地侵垦事件说起。

万县在明初属夔州府管辖,洪武六年后改隶重庆府。而石砫地处川鄂交界,名义上归重庆卫管辖,有时又划归湖广施州卫,实则是各方都不愿接手的边缘地带。

因石砫与万县接壤,两地在斗山边界素有土地纠纷,石砫以“祖业”为藉口,纵容土民越界开垦万县农田。

隆庆二年,万县农户在陈氏家族的支持下,由族中子弟陈锦洪带头,將石砫越界民眾悉数驱逐。

时任石砫土司的马斗斛隨即带兵报復,不仅斩杀了陈锦洪,焚烧了多处村落,还勒令陈氏家族交出陈锦洪的家眷,欲行斩草除根之事。

彼时陈奉年仅五岁,正是陈锦洪的幼子。

危急关头,族长陈锦炽用偷梁换柱之计,寻来一名流浪儿假扮陈奉,实则將他偷偷送往保定府的远房亲戚家避难。

陈奉在保定仅生活了两年,便因亲戚意外离世,被其族人赶出家门,成了无依无靠的流浪儿。

他一路乞討,竟辗转混入京城,后被送入宫中,成了一名地位卑微的小太监。

幼年的坎坷经歷,让他养成了胆小自卑的性子,在宫中一直战战兢兢地度日。直到后来得到万历帝的青睞,才得以一飞冲天。

万历帝决定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时,原本派他前往湖广,他却费尽心思,改派至四川。

抵达四川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將矿监税使府衙从成都迁至重庆府,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实施他筹谋已久的復仇大计。

他先是返回万县,向族长陈锦炽叩谢当年的救命之恩,隨后便针对石砫横征矿税,逼迫马氏开矿,本想从开矿之事中,寻找扳倒马斗斛的契机。

如今陈思极与马千駟主动找上门来,双方一拍即合,连日来都在密谋,如何对付马斗斛及其子马千乘。

只是,当陈思极提出搜集马斗斛“罪证”,向朝廷告发的提议,並拿出所谓的证据时,陈奉看过之后,心中却颇为失望。

这些捕风捉影的言辞,根本不足以扳倒根基深厚的马斗斛。

忽然,一名衙役匆匆闯入,在陈奉耳边低语数句,隨即呈上一叠文书,又快步退了出去。

陈奉飞速翻阅文书,阅毕便挥手屏退了堂中所有下人。

待厅堂里只剩他与陈锦炽、陈思极、马千駟四人,他才缓缓將文书递向陈思极。

陈思极满腹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霎时间浑身剧颤,脸色惨白如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