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波动不息(2/2)

“那个风刃!绝对是某种定向能武器!五角大楼在测试新玩具!视频是偽造的烟雾弹!”——典型的政府阴谋论患者。

“只有我关心那个被蜘蛛怪抓走的金髮大妞吗?希望她还活著...最好能拍个衍生剧。”——关注点偏移至“人质”的娱乐价值。

欧美网络的反应,充满了猎奇、玩梗、技术討论和对本国力量介入合理化的倾向。

恐慌?几乎不存在。

对他们而言,这更像是一场发生在遥远东方、特效炸裂的“真人秀”,是茶余饭后的劲爆谈资和meme素材库。霓虹网民的恐惧、屈辱和对自身安全的深切忧虑,在他们看来,显得有些“小题大做”甚至“滑稽”。

信息在光缆中奔流,编织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认知世界。一个在战慄中寻求真相和庇护,另一个则在安全的距离外,兴致勃勃地点评著这场超凡时代开幕的“盛大演出”。而这认知的洪流,正化为无形的涓涓细流,悄然匯向某个老书店老板额头上,那枚微微发烫、仿佛蕴含宇宙奥秘的黑色三角印记。

源清辉站在盥洗室的镜子前,指尖拂过温润如玉的印记,感受著其中澎湃增长的力量,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

“效果...超出预期。”他低声自语。这正是他精心导演的剧本所追求的。

超脱者的核心需要“人”、“鬼”、“神”三方均衡的认知能量滋养。若妖魔神明骤然灭世,人类固然会恐惧、会抗爭,但认知会迅速向“求生”这一单一维度坍缩,能量结构失衡,甚至可能因绝望而枯竭。

他需要的是一个持续发酵的舞台。让一部分人深陷其中,成为直面“鬼”、“神”威胁的演员,他们的恐惧、愤怒、对英雄的期盼,是“人”之角最纯粹、最强烈的养料。

而另一部分人,则成为安全的“观眾”,他们或猎奇、或分析、或玩梗,其认知虽不如“演员”强烈,却提供了更广阔、更稳定的能量基底,並在“人”、“鬼”、“神”的阵营间摇摆,贡献著微妙的平衡。

霓虹网民的悲愤与欧美网民的戏謔,正是这舞台两端的完美写照。

感受著核心內充盈的认知力,尤其是“人”之角显著的跃动,源清辉满意地轻轻一点额头。印记如同沉入水中的墨玉,缓缓没入皮肤之下。

“不过,盛宴才刚开始,舞台还需扩建。”他镜中的倒影眼神深邃,“现在就全面引爆,容纳的角色还太拥挤...容不下那么多即兴发挥的『演员』。”

弟子受挫,正是导师登场的最佳时机。他需要给这场戏添加新的动力,推动剧情进入下一个高潮。

“是时候让『老师』去安抚一下受伤的弟子了,”源清辉走向书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顺便...也该拋出那个诱饵了。”一个关於“永生”级別的大奖预告,足以让舞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眾”都为之疯狂。他仿佛已经看到各方势力闻风而动的景象。

“各位,”他对著空无一人的房间低语,仿佛在向无形的观眾致意,“下一幕,敬请期待。希望...大家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