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天选怨种(2/2)
可对方是太子,无论是否正统,
理论上,都是大宋未来的官家,
有什么不情愿的?勉为其难不会吗?
但是阴结东宫,会遭到朝臣的非议,轻则罢官去职,重则流配甚至处死,
若是太子真的私藏了巨蟒遗物,意为摆布他们,那定要销毁,誓与太子划清界限,此生不再往来,
態度一定要有,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將士们与太子身上所垫的缓衝蟒皮,都已在猛火油引燃的茶砖堆上焚烧殆尽,
虽然有几个多事的匠人眼尖,看到了,
但是他们不晓得是什么,
即使知道,所有证据已焚毁,只差太子所掌握的证物,与太子平时拿著玩耍的蟒鳞,
若是匠人们讲出去,听者有心,对比巨蟒遗物,按比例计算后,会是山一般大的巨蟒,
谁会幼稚到相信確实存在过,只会被当做神话故事,乐呵一番作罢,
除非有確实的证据。
若张耆讲的太子私藏证据,为事实,那必然要与太子翻脸,
任何人都不会甘心情愿时刻处於他人掌控之下,
关键是太子的处境令人磋嘆,不敢轻易依附之,
官家康健且权谋老练、手段狠绝、能臣环绕,
大宋如今在官家的调教下,
社稷稳固,堪称十万雷霆也劈不破的铁桶社稷。
太子幼龄,且是武將之后,
生母家族凋零,可用之人无几,难以有效助力,
而大宋几十年来的国策是以文抑武,以文臣抑制武將,
满朝廷的大臣看见赵祐坐在太子之位,早已心生怨懟,
若遇见,基本都会寒眥生恨,
並且皇太子之名是死后追封,诡异復生后,朝廷无奈认可,
难不成把追册封皇太子的詔书、哀册、礼器、碑誌全部销毁?
若是强究太子之位不正统,也合情合理,
只是这寒盟背约、违契失信之举动,把帝王尊严、大宋的顏面置於何地?
大宋自此何以取信於邻邦、立盟於诸国,更何以自詡为泱泱大国?
赵祐的境况可谓是,
诸多不利因素集於一身,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尽叛,
戴上了厄运皇冠,独与灾厄歃血为盟,抽中了歷劫体验包盲盒的天选怨种。
杨怀忠作为大宋武將,在朝廷的此种大环境下,
更会洁身自好,与太子保持距离,
稍有不慎,会被官家与大臣们忌惮,会被他们联合绞杀,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根据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太子令人讚嘆的表现来看,杨怀忠不觉得太子会处於尷尬境地,
或者以太子的虑算,不会使自身陷於只能二选一的艰难处境,
而太子的洞察深谋,使杨怀忠同样不敢轻易的盲目与之背离,在二人之间,结了怨恨,
杨怀忠心思频频间,赵祐道
“杨招討使做个见证,若是张军都使食言,不吃完十块蒸饼,该当如何?”
太子主动邀请,杨怀忠自当从命,且要妥善处理,
他垂目拱手道
“属下愿意做见证”
他转身出了公事房,
在张耆疑惑间,几名匠人跟隨杨怀忠进了公事房,
杨怀忠抬手拍拍张耆的肩膀,面对几名隨之而来的茶马司匠人道
“这是隨军的伙夫,今日他与某打赌,可以一刻钟內食完两个竹筒里的军粮,若是食不完,汝等要强行塞食”
“事后,每人赏五十文银钱,明白了否?”
几名茶马司匠人从兵士们的言谈中,
知道杨怀忠是主帅,
可爱小孩儿是大宋太子,
鲜少有人提及张耆,所以並不认识,
虽然知道紧隨在太子身边之人,不太可能是伙夫,
但是杨主帅讲明了,太子默认了,那么今日所交给的任务可以放手办,而且有赏钱拿,
他们纷纷嬉笑躬身拱手道
“某遵命”
“某遵命,谢主帅赏赐”
……
张耆此番作为,让赵祐已是徒唤奈何,
怜悯地注目之,哀其不幸,恼其频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