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蒙顶石花(2/2)

杨怀忠收信函入衣襟,訕訕笑了声,拱手附和。

半刻钟后,杨怀忠的部下,已在营帐內摆上一丈见方的立体沙盘,

两寸厚的楠木做底板,

使用裴秀、裴司空製图六体,

採用蜂蜡塑山体形状,

铅粉点染留白烘托法,標註雪峰,攀岩难度分级,

用蚕丝嵌贴,示意河流,

靛蓝波纹线上加白鉬粉三角鳞示意流速,

石绿、靛青矿物层叠,介字点叶法示意植被,

且有火攻可燃性评估……

赵祐伏案仔细看了一遍,讚嘆製图的精確,同时疑惑道

“地图製作精美,本宫佩服,只是为何要在女媧山、金凤山、大相岭、周公山之间设飞龙关?”

“这张地图未製作的区域是否有敌国?”

雅州递铺副使吴璘,看得认真,听到太子有疑问,拱手道

“太子殿下明鑑,地图上所標註大相岭的毒瘴谷与绝壁,可以堵大理国的清溪古道,绝他们侵扰念想”

“而未標註的北面二郎山,有宽三十丈有余的裂谷,截断了吐蕃南侵的捷径”

“南面泥巴山的流沙坡,可以有效防止羌族翻越偷袭”

“东面的蒙顶山是蜀中平原的门户,茶田眾多,在梯田茶山上,多设有瞭望塔楼严密防守”

“女媧山、金凤山、大相岭、周公山之间的飞龙关,使整个区域的茶叶稳定输出”

提起茶叶赵祐想起了什么,小脸洋溢著喜欢,道

“雅州的蒙顶山所產名茶,蒙顶石,堪称蜀茶至尊”

“年產不过百斤,一斤能换十五两银,等於十匹蜀锦或者良弓三张”

吴璘同样是此中爱好者,拱手堆笑道

“太子殿下明鑑,確实如此,属下有幸喝过一盏,胜似琼浆,至今难忘”

赵祐看著吴璘,语气神秘道

“汝可知蒙顶石为何甘醇激爽”

吴璘垂目不谦虚,畅言道

“蒙顶山的上清峰、玉女峰、灵泉峰乃仙家所在之地”

“唐时號紫笋灵草,现今封號仙茶三丘,天赐福地所產的茶叶,自然味道非凡”

赵祐微微頷首,道

“汝讲得不假,汝想必不清楚,蒙顶石需要寅时带露采……”

不等赵祐讲完,吴璘忙地点头,

十二辰制茶法雅州人都知道,不是秘密,

表態完,觉唐突,低头不言语,

赵祐笑得更是顏开,朝他一指,道

“稍安,听吾讲完”

“寅时露水未蒸,采青蓄鲜”

“午时火炼蒸青,因为蒸锅温度高,日光足,可以降苦涩”

“未时捣茶膏,因为此时湿度高,不乾裂”

“申时入模,日头西晒时,石模温度稳定,茶砖压制密实,后期不易霉变”

“子时炭焙,脱水效率提高,夜静无风,饼身茶香损失微小,低温慢焙降苦留甘”

“卯时窖藏,陈化迅速,冷热缓衝,香醇自来”

围著地图的眾位將领一时惊得愣住了,

常年在蜀地,茶叶若食粮,

他们俱都听过十二辰制茶法,至於为什么这般做法,从来不曾想过,

也不曾听人讲解,只知道是代代相传的秘法,

今天听太子讲完,顿觉茅塞顿开,恭维声此起彼伏

“太子殿下明鑑”

“太子殿下令属下茅塞顿开”

“太子殿下茶中圣手”

……

赵祐不以为然地笑道

“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玄机在於水脉,玉女峰甘露泉经紫砂岩过滤,含锌……”

想起宋人不懂微量元素是什么概念,略一思忖,还是略过为好

“所以滋养出的茶叶,饮之自然清冽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