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情谊(2/2)

周围几个小黄门,躬身小步快走跪在御桌边,捡起被推掉在地上的奏章,放在御桌一侧的案桌,躬身后退侍立一边。

待看到刘娥缓缓展开画卷,官家眼眶略潮,

研习多年飞白书,並且有所造诣的人看《快雪时晴帖》,

与只是因为真跡才有兴致看的人,完全不同,

前者看得懂,后者想看得懂,

前者看门道,后者看热闹。

一眼即能看到字体中的真髓所在,

能看到王羲之的运笔力度,甚至是转笔时的想法,

形成那蛛丝一般飞白的难度,堪比登天、摘星。

此刻延和殿內所有人,几乎都木桩一般的一动不敢动,

因为官家与刘娘娘好似被无形的绳索束缚,僵直原地,

时间仿佛成了多余,只有呼吸声清晰可闻,

他们的视线俱都目不转睛紧紧盯著御桌上的枯黄书画,

画作的衝击力好似一道无声的惊雷,直接劈中了他们的神经中枢,

忘了眨眼,忘了此刻身在何方,

如同信徒凝望神祇的遗物,

目光聚焦王羲之的二十八字,凝神这神来之笔是何等的玄妙,

周围侍立的宫人,虽觉有异,但是不敢有异,垂首静候,

抱著墨玉的宫人,轻抚著猫头,只怕它叫出声,惊扰了官家与娘娘赏书帖,

墨玉很懂事地闭紧瞄嘴,似乎同样的在屏息凝气,不敢有所动静。

刘娥看过一次真跡,能抵抗些画作所带来的震撼力,先回过神儿,坐回官家身侧,默默不语。

“朕要题签,拿朕习字的笔墨砚来”

官家的一声大喝,惊到了殿內的所有人,

嚇得墨玉挣扎著,想再次跳著脚逃跑,被抱著它的宫人牢牢按住,只能眯缝著异瞳埋头不动。

刘娥眉眼带笑,

此书帖算是借献佛,

瞧著官家的態度,自然是牢牢记住她的忠心不二,

两人的默契,二十年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虽然与官家亲密无间,但是对这份情谊的时时呵护,必不可少,

这幅《快雪时晴帖》真跡帮她做到了。

待宫人们换了笔墨砚,她起身添水研墨,

官家长身玉立,执笔蘸墨,凝思片刻道

“观物得妙”

“陛下圣明”

只见官家挥毫泼墨,片刻而就、一气呵成,

“好笔力,好飞白”

大宋只有刘娥敢这样用词赞官家的字,

但官家很受用,

能被深諳飞白技法的爱妃夸奖,滋味美妙,

垂目看著玉池上方,大拇指肚大小的“观物得妙”四个字,笑而不语,

片刻后,款识、鈐印,完毕,

官家蘸笔,递给刘娥道

“爱妃题”

刘娥不客气,蹲身一礼,走到官家身侧,接过御笔,在左侧骑缝处,几笔挥就

“快雪凝暉”

待她题完款识,官家赞道

“爱妃的飞白,大宋首屈一指”

刘娥笑道

“官家抬举妾了,与官家的造诣相比,妾高山仰止”

官家神色略遗憾道

“鈐印需要爱妃回坤寧殿,再用”

刘娥看出了官家的想法,忙垂首蹲身行礼道

“鈐印无论何时,都可以用,唤內侍取来用也可以,不必急於一时”

官家会心一笑道

“爱妃有大功”

刘娥瞧了眼官家,双眸低垂,轻声道

“今日郭崇仁献给妾的,妾不敢擅留,他人刚走,妾立刻就来见官家”

“郭崇仁?”

刘娥解释道

“祐儿的国舅”

“通过內侍传的话,郭崇仁讲,这是太子献给娘的……”

刘娥顿了顿话语,瞧著官家道

“赵祐唤妾,娘,妾从未答应过,妾从来未把他当作孩儿看待”

官家吁了口气,伴隨著一声悠悠的嘆息

“武將之后,让朕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