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魏帝的警惕(1/2)
大魏,都城许都。
皇宫大殿之內,气氛森严肃杀。
身穿玄色龙袍的魏帝曹斌,正靠在宽大的龙椅上,手里拿著一卷刚刚从大夏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
他的手指,正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著龙椅的扶手。
“咚。”
“咚。”
“咚。”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殿下两位重臣的心上。
左侧,是丞相荀瑜。
右侧,是副相贾翀。
两人都是大魏的肱股之臣,此刻却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知道,陛下只有在遇到真正棘手,或者说……是让他感到有意思的事情时,才会有这个习惯。
许久。
曹斌才將手中的密报,轻轻地放在了案几上。
“荀相,贾相。”
他淡淡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说吧,怎么看?”
荀瑜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不足为虑。”
他脸上带著一丝大国重臣特有的傲慢。
“夏国那新帝,不过是黄口小儿,运气好罢了。”
“臣也看了密报,那所谓的內阁制,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至於整顿军务,提拔武將?不过是笼络人心的老套路。”
“还有那锦衣卫,手段是狠辣,可也得罪了整个江南的士族,根基不稳,迟早要出乱子。”
“至於那什么……皇家商號。”
荀瑜的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更是荒唐至极!自古帝王,皆是以农为本。”
“他倒好,跑去当商贾,简直是自降身份,貽笑大方!”
“陛下,我大魏兵强马壮,国力鼎盛!”
“只需派一员上將,领兵十万,不出三月,便可將那大夏夷为平地!”
“何须为此等跳樑小丑,劳心费神?”
荀瑜说得是慷慨激昂,自信满满。
在他看来,如今的大夏,就是一块砧板上的肉,大魏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曹斌没有说话,只是將目光,投向了另一边的贾翀。
贾翀比荀瑜要谨慎得多。
他沉吟片刻,才开口道:“陛下,荀相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臣以为,仍需谨慎。”
“那夏国新帝,行事確实不按常理。”
“无论是锦衣卫,还是皇家商號,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些改革,短期內,確实让大夏有了一丝起色。”
“但正如荀相所言,其根基太浅,得罪的人也太多。”
“臣以为,我们无需主动出击,只需静观其变。”
“只要大夏內部稍有动乱,他这些所谓的改革,便会立刻土崩瓦解,到时候,我们再出兵,便可不费吹灰之力。”
贾翀的分析,四平八稳。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但,还是没把大夏当成真正的对手。
听完两位心腹重臣的分析。
曹斌笑了。
“呵呵……”
他缓缓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踱步到大殿中央。
“运气好?”
“根基浅?”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过荀瑜和贾翀。
“你们两个,跟了朕这么多年,怎么眼光还是如此短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