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百万富翁与方总(4.1K)(2/2)
又让人去买了几头猪,吩咐屠夫分好,到时候每一个挖藕的汉子都能分到一些肉带回去给家人们吃。
等处理完这些后,他才拉著大伯还有父亲方勇在礼物开始算收入。
一共七天,共计挖乾净80亩藕田,每亩藕田6000斤產量,2元一斤的价格。
共计收入960000,换句话说,再加4万块,方信就是百万富翁了。
看著桌子上那几十沓红色老人头,还有几十沓绿色老人头,大伯像是看怪物一样看著方信。
“96万啊,以前想都不敢想。”大伯感嘆,他们去工地打工一天才40元。
“確实不少了,都能在bj买两套房了。”
方信也有有点感嘆,京城这个时候五道口的学区房才6800左右一平,他要是买偏一点的,真可以买两套房了。
“不过,这个玩意怎么处理?”大伯指著边上的一桶泥鰍,露出了头疼的表情。
开始种藕的时候方信让放一下泥鰍进去,他们还不以为然,后来挖藕的时候经常踩到,发现一亩藕田基本能捞出来150斤泥鰍。
“这个我让王磊联繫了人收,16块一斤。”方信露出了笑容这就知识的力量。
常人以为大棚莲藕只能养藕,其实还能养泥鰍的,即使有人知道其实不敢养。
因为大棚內的营养程度太高了,怕给泥鰍给养死了。
同时泥鰍什么时候下,会不会被养死,养死了会不会影响到莲藕的口感,这些都是细节。
正好,他知道。
“一亩泥鰍差不多300斤,一斤16,80亩那就是384000了。”方信嘿嘿一笑。
泥鰍是的收入384000+买藕的收入960000元=1344000元。
果然还是当老板赚钱啊……方信不由感嘆,他要是读书出来打工,鬼知道多久能赚到一百多万。
他更清楚的一点是,04到20年可能是这片土地最后的发展红利期了,错过了,普通人真的就很难翻身了。
“这么多钱啊,不知道能给娃娃买多少肉吃了。”大伯感觉有些夸张,他做梦都不能做这么大的梦。
“我们家方信还是有本事啊。”
“行了,大伯,爸你们早点睡,明天发钱。”方信抽出二十四沓红色老人头。
赚钱了,第一件事是得发工资。
方信家院子,大伯站在方信后面,方信面前的桌子上是二十四沓人民幣。
大伯念,他发钱。
“120亩水田,每亩是300块,一共36000元,念到的自己上来拿钱。”
领到钱的方家亲戚们喜极而泣,看著自己手中的钱,本钱终於回来了。
“每挖一斤藕3毛五,方大同挖藕3000斤,1050元。”
“方军,挖藕2000斤,700元。”
……
“洗藕,五分钱一斤,大伯母3000斤,150”
……
很快,80亩藕田的48000斤的莲藕,挖藕洗藕工钱全部发出,一共发出192000元。
“以前说好的,一成五的净利润拿出来分红,剩下的净利润是1112000,那就是168000。”
方信將將帐算清楚之后再公布,而后开始分钱,根据各家贡献的水田占比开始分。
没有亲戚们將自己家的水田和去借水田来赌他成功,他是不可能现在手上还有百万纯利的。
这一百万,是他除去各项开支、成本、到他手里的纯利。分別是112000除去人工成本的利润-168000的分红-36000的租金,也有918000。
加上王磊的60000技术费,还有周宏家得到的70000,能在他兜里的纯利润也有一百万了。
完全可以称得上百万富翁,但他其实可以赚更多的。
他其实可以昧著良心吞下去的,或者找个理由拖延,很少有人会指责他,因为很多老板都会拖一拖,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发了。
“我数数,13700,老头子我们以前种三年地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啊。”
“以后娃儿读书不用担心学费了,以后可以给娃儿卖肉了。”
“要不是方信,我们哪有这个日子啊。”
大伯母数著数著钱开始哭了,以前那个贫苦,卖肉都要考虑很久,只有孩子回来才买一点肥肉开油荤的日子终於过去了。
“14300块啊,这么多,娃你的裤子可以换了,可以不用穿別人穿过裤子了。”
“娃啊,你要的新华字典有钱买了,他不用借別人的看了。”
“娃啊,以后跟著你方信哥混,他有本事。”
四姑妈抱著自己衣服打补丁的孩子忍不住高兴道,那个黑暗贫困的日子,因为方信没了。
方信深呼一口气,突然感觉眼睛里面进了风,然后走到一边看著自己家或者汉方农业的藕田。
04年的蜀地农村人苦啊,好多人种地一年就几千斤。
他的这些亲戚又穷又苦,但当时还是借钱给了父亲搞藕田。
知道自己不想卖藕田,其实也没多少责备。
这一刻,他知道,自己彻底走上了与以前不一样的道路,汉方农业这个公司,不仅有他,还有许多人改变命运的希望。
“终於找到了,方总啊,这个表我给你交了,明天有人来审查,你做好准备吧。”
看著这一切发生的村长有些动容,有些复杂地拍了拍方信的肩膀,將一张表递给方信。
他刚刚目睹了方信发钱的全过程,方信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將该有的分红、土地租金、帐目、全部公开,並当眾发钱。
这太难得了,这年头更多的是周宏那种喜欢走捷径,能省则省的,能拖就拖的生意人。
但方信选择第一时间遵守合同的承诺,结清帐目。
“扶持基金,金额50万?我能通过审查?”
方信有点惊奇,他在周宏家不对是自己家见过这个表,想不到村长给自己申请了。
他所在的岩古镇,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到另一个县了,也就是跑路比较方便。
再加上前面有骗补贴和基金的事情,正常来说是不会通过的。
“你怕什么,你有万寿县唯一的大棚莲藕种植技术,让这么多村里人有了收入,凭什么不能通过?”
“不过我劝你,做好准备,因为想要抢这个基金的人很多,我怕有人会搞事。”
村长一脸严肃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