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浑水摸鱼(2/2)

“咳。”刘辩咳嗽了一下。

他不能让卢植一个人去战斗,周忠说完还有其他人等著卢植,他也得让卢植缓一会几。

“臣有奏。”贾翊很贴心的站起来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群臣內心闪过许多想法,现在天子是演都不演了,还专门提醒贾谢该出面。

“贾卿直言便是。”刘辩语气轻鬆的说道。

“臣奏日:郡守多通政务”贾翊表示郡守干不了这个活,他们大多没有领兵打仗的能力,

而且郡守应该多將精力放在政务上,领兵打仗这种事不应该让郡守处理,这样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如果大家觉得各地可以自行组织人手平定流寇,那就应该提拔更多將领去担任郡守,这样才是正確的处理办法。

在场所有人內心都闪过几句粗鄙之语,大家只是討论该不该继续徵兵的问题,现在贾翊直接掀桌,告诉大家以后郡守应该由武將担任,武將全都充当郡守,那要士大夫做什么?大家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不可!”贾翊的发言引来了更多的反抗,更多人站起身反驳贾翊的话语。

贾翊面色平静的站在原地,即便这么多人一同起身反驳,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太中大夫有何见解?”刘辩对著一同起身的杨彪问道。

“臣以为”

杨彪表示司隶校尉一派胡言,郡守绝对不能由武將出任,这是祸国殃民的举措.

“臣亦赞同太中大夫所言”贾谢接过话题表示杨彪你说的对啊,武將的確不能出任郡守,

郡守也確实没有领兵的能力,术业有专攻,將领就应该处理战事,郡守就应该处理政务。要想解决天下如今的乱象,那就只能是朝廷派出將领率领的军队去平定,既然要派出军队,不徵召部队怎么能行?

“郡守领兵平叛”很快,就有人表示郡守也能干这样的活,过去也是这样做的,这不是率兵出击鲜卑,郡守领导这样的战事没有多少问题,並不需要多么专业的军事能力,也不需要郡守跨区域作战,就像太尉卢植过去不也以郡守的身份平定叛乱吗?

“既然如此,各地乱象为何持续至今?”贾谢一句话杀死了比赛,现实就是郡守领兵就是不行,完全平定不了各地的流寇。

周忠微微侧目看了一眼贾谢,他还记得事情的关键是什么!

天子肯定不会让郡守拥有军权,即便是天子派出去的刺史也都没有领兵的权利,这些人能够领兵作战完全是天子让这些人兼任武职,要想解除这些人的兵权,只需要解除武职就好。而天下如今的局势也不乐观,天子现在唯一的大动作就是控制军权、扩大军权,怎么可能给地方下放军权?

“唉!”周忠微微嘆气,贾翊这样的大才怎么就出身凉州呢?

只是现在即便记得事情的关键是什么又有什么用,贾谢已经將水搅浑,天子恰好能够浑水摸鱼,完成扩兵的想法。

“臣有奏。”刘焉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司徒请讲。”刘辩伸手示意刘焉说话。

“臣奏日:”刘焉表示贾谢这样做肯定不行,若是让武將担任地方郡守,无疑会对政务运转產生影响,陛下之前派出善兵之人率领军队担任刺史的想法就很好,一方面刺史可以跨越郡县领兵作战,另一方面他们也都统兵作战过,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刺史们增加人手。

唯一的问题就在於刺史们领兵过多,这样肯定不行,继续向外派出军队就会让京师防务空虚,

那么徵兵也就成了必然的选项,朝廷必须拥有可以压制诸多刺史的能力。而且朝廷也得准备军队应对鲜卑的威胁,如今并州刺史董卓已经在并州待了几年,对於鲜卑、匈奴等异族的了解也是最为清楚,朝廷这个时候应该把董卓召回京了解北面的情况。

一鱼两吃!

刘焉的提议无疑合理很多,朝廷肯定不能放任诸刺史手中兵力过多甚至压制朝廷,那么徵兵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并州刺史?”许多人愣了一下,怎么还有董卓的事情?

“司徒所言老成谋国,并州刺史履歷军旅——”卢植也表示对刘焉话语的赞同,丁宫有些狐疑的看著两人的身影,他总感觉这两人又在背地里勾勾搭搭,偷偷排挤他这个司空。

“司徒所言朕已知晓,并州刺史屡立战功,为国尽忠”刘辩微微点头,对著群臣说道,开始夸讚董卓,最后询问刘焉召回董卓应该委任什么职务。

“臣以为,应召并州刺史入京担任执金吾”刘焉也就正式举荐董卓担任执金吾。

一浪接著一浪,群臣有些应接不暇,此时所有人心里都抹著一层浆糊,对於刘焉的提议也没有什么反对之言。

“诸卿以为如何?”刘辩並没有直接同意,还是询问群臣的意见。

天子跟这件事没有任何关係,天子只是从諫如流,群臣要是不同意,那天子也就不会通过这个任命。

只是现在大家都没有心思关注董卓的任命,比起徵兵和贾翊的策略,一个凉州人担任九卿显得十分微不足道。

“既如此,那就將并州刺史董卓调任执金吾。”刘辩也確认了对董卓的任命,隨后又將话题转到徵兵上。

“太尉所言朕已清楚,朝廷数次从司隶七部与凉州徵兵”刘辩表示关中徵兵太多了,如果再度徵兵就显得很不合適。

群臣闻言,纷纷大喜,天子这是不赞同卢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