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汉真的还有救吗(1/2)
第236章 大汉真的还有救吗
“天有日夜,年有寒暑,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刘辩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陛下的意思是?”卢植隱约明白了刘辩的意思,但离说出来还有一层薄纱挡著。
“朝菌不知晦朔,不知春秋,当把时间尺度放在歷史中,人的一生之短暂,与朝菌又有何区別?”
“而在时间跨度达到千年,那天地也会经历日夜寒暑一样的气温变化,而我们这个时代正好处於降温时期,可能是深秋也可能是初冬。但是无论是哪个时间节点,对大汉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北方的粮食耕种会变得更加艰难。”刘辩看著卢植说道。
卢植张了张嘴巴,面对突然接收到的消息,他有些措手不及,以往他从来没有往这个方面思考过,面对这种超出常识的信息,卢植再聪慧也得经受衝击。
“陛下怎会有如此想法?”卢植拱手问道“以史为鑑可以知兴替,孝武皇帝以前北方是可以种植水稻的,但是现在北方大地已经见不到多少水稻。天地规律如此,岂可以修养德行为由去掩饰这些东西?难道换个德行高的人北方就能种植水稻?不可能吧?气温会持续下降,直到几百年后再慢慢回暖,不过那就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看到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需要面对的就是日益寒冷的气候。”刘辩直接说道。
讳学说解决了前汉灭亡时刘汉天命已终的问题,但是讳学说自己的问题也不比天命论的问题小,甚至更大,可以说识讳学说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一本盐铁论,一本白虎通义,后世千百年来一直在这两个问题中迴旋,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
也没有將社会治理超脱出这两册书的范围。
公私是盐铁论討论的问题,精神是白虎通义討论的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建设不外如此“那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卢植沉默许久,有些悲愴的问道。
如果气温持续下降,那北方大地的粮食產量可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没有粮食百姓会真的造反,新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崩塌,大汉的逝去难道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吗?
天地不公!
明明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发展,天地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给予大汉致命一击?
“有啊。”刘辩並没有觉得事情有那么糟糕,他觉得这几年就已经是大汉的地板了,再往下的话大汉的崩塌也不过须臾之间。他现在有钱有人有力量,谁又能把大汉拉到崩溃的边缘?
“亩產降低那就增加田亩,百姓会自己找活路,朝廷也应该给百姓找活路。”刘辩理所当然地说道。
“北方不適宜耕种那就开发南方,南方还有那么多无人区,只要能將南方大地开发出来,养活几千万人也是轻而易举,那里甚至可以种植水稻。”刘辩的办法十分简单,也很困难,开发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做到。
朝廷的作用不就是如此吗?
不然要朝廷有什么用?为了收税?
组织的出现本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统筹人力物力,现在大汉遇到了问题,大汉一方面要为了存在而存在,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出大汉这个组织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开发南方已经成了刘辩计划里的一部分,选择让关东人参军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產生。
以后北方大地都是穷哥们,无论是关西还是关东,都是穷鬼的一部分,真正富庶的地方那就变成了南方。
南方虽然也算关东之地,但是南方还有另外一个单独的称呼,南蛮之地。
卢植不知所措的看著刘辩,他的確是太尉,是三公,是大汉最顶层的官员,但是他的目光从来没有这么广阔。他过去的生活沿著前人走过的路径去走,他未来的生活还是沿著前人的路径去走。
刘辩的话语给他打开了一条缝隙,让他看到了那广阔无际的可能。
只是卢植的年纪太大了,他看不到刘辩所描绘的美妙的景象,只能是按照过去的老路慢慢走下去。
“陛下,大汉真的还有救吗?”卢植突然问道这个问题很不合適,甚至可以说很是冒犯,不过刘辩並没有介意。
“还能救一下吧,总得试试嘛,不然还能让朕看著大汉消亡?”刘辩轻笑著说道,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卢植突然多出了一些感慨,他多希望这个时候是年轻时的自己,他可以陪著这位帝王去做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去看看这位帝王究竟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只是他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陛下,臣回去之后就开始准备徵兵事宜。”刘辩並没有去说服卢植,卢植自己的內心说服了自己,陛下需要军队,那他就在有限的生命里帮陛下多做几件事。
“有劳太尉。”刘辩笑了起来。
卢植答应这件事,那这件事在朝会之上就有的討论,甚至有极大的概率通过,如果卢植不同意,即便他是天子,这件事也没有通过的可能。
天子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尤其是徵兵这种国家大事,天子更得与群臣商量著来,群臣要是不同意,刘辩也就只能干瞪眼。
也有办法绕过群臣直接促成某事,那就是战爭状態!
国之大事唯戎唯祀,为了保证战爭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战爭的胜利,天子作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权力会快速扩张,以“战时皇帝”的身份统领全国所有事物,如果有人不干,那就直接以怠慢军机为由换人或者斩杀。
孝武皇帝的执政手段便是如此,利用战时皇帝的身份快速扩充皇帝手里的权力,以內朝统领全国政务。毕竟前方在打仗,要是耽误了战事外朝诸臣可没有人能够承担这个责任。
不过刘辩並没有这样做的想法,战爭状態一旦开启,即便是他也没有办法轻易结束。帝国的运转不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无数吃到战爭红利的人会推著大汉发动更多的战爭,到时候他要是敢表达反对,那这些人就会一转之前的温顺,成为刘辩的敌人。
孝武皇帝也想结束战爭,执政末期的孝武皇帝已经意识到不能继续开战了,继续打下去大汉会有亡国的风险,开始转变国策,准备让天下休养生息,霍光执掌的昭宣之治也就是孝武皇帝晚期政策的延续。
然后孝武皇帝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就死了!
“臣之责矣。”卢植拱手说道。
他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是他选择相信刘辩的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