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战术(1/2)

第221章 战术

“启票太尉”

校尉匯报著刚才战斗的结果,此时已是拂晓,卢植的营帐里依旧灯火通明。

“继续做好警戒,不要让叛军得了机会。”卢植听完匯报,並没有对刚才的战斗进行评价,只是让负责警戒的部队继续坚守岗位。

也没有什么可评价的,区区几百人的夜袭部队,在对面已经有了准备的情况下,必然是造不成什么战果的。

如果真能被几百人的夜袭打倒中军,卢植这么多年的仗可就白打了。

“唯。”校尉恭敬答道。

卢植抽空休息了一段时间,等天色大亮就又睁开了眼睛,听著哨探带来的消息,在脑海中模擬著周围的情况。

叛军方面放出来的消息是八万大军,但是卢植不觉得这个消息有可信度,陈王即便真有八万大军,也不会全部带到许县来,许县这里能有个两三万就算陈王家底厚。

不过即便如此,想要攻下许县也是一个难题。眼下卢植手下大军人数是不足三万的,行军途中部分伤员不能得到良好救助导致伤病情况更加严重,也就留在了沿途所经过的城镇休养,待伤势好转以后才会归返大军。

陈王刘宠与陈国国相都在里面,这倒是有些出乎卢植的预料,如果能將这两人一举拿下,必然能让平叛事宜更加顺利。

只是两万多对两万多,想要將这二人一网打尽的难度有些高,卢植想了想也就將这个想法按捺於心底,重新看著悬掛的地图。

没过一会儿的功夫,能来到此地的大军所有校尉及以上將领全部到齐,开始第一次高级军事会议,各校尉首先將自己手下的兵马情况匯报一遍,让卢植这个主帅清楚大军之中究竟有多少可战之兵,有多少粮食可供大军取用,有多少箭失可以消灭敌军,有多少武器鈀甲已经损坏..

卢植聚精会神的听著,旁边也有两名书佐正在记录各校尉嘴中说出的信息,即便能够过目不忘,派人专门记录总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各校尉匯报完毕,就是负责后勤事务的宗员进行匯报,后方民夫还有多久才能將粮食补给送过来,朝廷下一批军需补给会是什么时候出发,攻城器械准备的如何。宗员匯报过后,就该负责作战参谋的陶谦匯报,真正商议作战方案的时间並没有多少,卢植也对大军的具体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行军路途遥远,卢植即便能了解军队的情况,但是军队的情况也一直在变化之中,眼下算是真正的扎营休养,自然需要將大军情况重新梳理一遍。

“这段时间辛苦诸位了。”卢植看著所有人说道。

“叛军眼下已经占据了许县”卢植也將目前的形势告诉大家,顺带说了一些作战方案。

大军的作战方案並不复杂,並没有什么调动敌人兵力、穿插作战、迁回包抄等高级战术,此时汉军的主要作战方案就两种,一种是猪突战术,另一种是看情况使用猪突战术。

强大的后勤与情报支持、最先进的装备压制、最强势的骑兵作战理念、多兵种协同作战、最强大的的超视距打击种种因素让汉军並不需要多么精巧的战术。

毕竟一身鎧甲的汉军是真的能让你先砍一刀再把你弄死,什么里胡哨的战术在碾压局都比不上猪突战术。

简单来说,这就是靠钱砸出来的汉帝国少爷兵!

而这种战术带来的劣势嘛,就是耗费巨大,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是真的撑不起这种消耗,光是那些铁器就足以让周边异族绝望,更別说耗资更大的骑兵部队。

陈国最大的劣势在於陈国附近没有中央设立的武库,没有武库他就没办法用鎧甲大规模装备手下的士卒,没有全员鎧甲让陈国军队在对位朝廷军队的时候先天就处於劣势,更別说陈国的骑兵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比不上汉军。

军事会议结束,各校尉回返自己的营地开始处理各自部队的事情,卢植巡视一遍营地之后带著人继续在周边转悠,即便有著哨探的信息,但是想要了解確切的信息还需要主帅自己去周边亲自看看,地理情况只有自己亲自看了才能有一个明確的概念。

此时的许县里,刘宠此刻的心情並不是很好,昨晚的夜袭不仅没有造成多少战果不说,还折了近一百人进去。

能参加夜袭行动的那都算是精锐,结果连敌人的面都没摸著就没了近一百人,刘宠的心情能好才怪。

“大王。”骆俊走了进来,对著刘宠行礼。

“免礼,国相坐吧。”刘宠回礼,隨后让骆俊坐下说话。

“毁不听国相之言,竟让大军损失一百將士,是寡人之过矣。”刘宠並没有推卸责任,直接將此次小规模军事行动失误的锅揽在自己身上。

“此非大王之过,卢植善兵,必然是做好了防范夜袭的准备,我军本就是试探性攻击,没有战果实属正常。我军眼下只需僵持几日,卢植必然等不及会主动发起进攻,凭藉城坚兵强之利,必然叫卢植大败而归。”骆俊宽慰了刘宠一句,让刘宠不要往心里去,同时再次提出主动防守的想法。

“唉。”刘宠嘆了一口气。

“国相此言差矣!”张间起身抱拳说道。

此话一出,房间內所有人都有些惊讶的看向张间,不明白张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居然敢直接反驳骆俊。

“国相以为大王起兵的目標是什么?”张间问向骆俊。

“自是攻入洛阳,代偽帝而兴復汉室,逐奸侯以灌清朝堂。”骆俊看著张间平静地说道。

“只是眼下我军骤然起兵,天下州郡暂时还未臣服於大王,若是一直拖延下去,大王何时才能攻入洛阳?”张间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如若朝廷下令让充州召集军队从陈留攻入陈国,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眼下我军去路被拦,汝南並未尽全胜,汝南郡守高顺隨时都有可能率领大军攻入陈国,眼下我军已经危在旦夕,怎可一直拖延?”话说到这里,张间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军应该主动进攻,

不能拖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