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邮传系统(1/2)

第199章 邮传系统

通信对於人类来说必不可少,通信权也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力。如果离得近还好,但是一旦走远,通信便会成为一个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邮传便出现了,专门设置人员来解决邮寄问题,通过接连不断的邮路將信息送至对方手中。

夏商周的歷史中洛阳都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邮路中洛阳自然也不可能缺席,所以在这个时代洛阳就是邮路中心,条条大路通洛阳也就真的是一句客观描述。

设置邮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將都城的消息带至地方各处,由於秦汉都定都长安,所以在这个时期,洛阳也就只能退位让贤,將邮路中心的位置让给长安。光武中兴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天下邮路中心,同时不断延长邮路的范围,將邮路从中原地区扩散至欧亚大陆。

每隔30里设一驛,每隔10里设一亭,每隔5里设一邮。驛站有住宿之处,最早接待的只是邮递员,时称“信吏”、“邮卒”,后来业务扩大,同时接待上京述职的官员。驛站也不仅仅是朝廷传递消息的渠道,平民百姓的信件也能通过邮驛传递。

在邮驛飞速发展的汉代,驛和邮分流,骑马传递成为信件的主要传递方式,驛站普遍建立,站內备有驛马和粮草保障后勤,信驛使或邮差统一著装,戴红头巾,佩红套袖,身背赤白色文书囊,

马传每日可行三四百里,车传可行70里。

根据轻重缓急的不同情况,邮件的封面上明百写清信件的投递方式,分为“以邮行”、“马行”、“驰行”,类似於今天的平信、快信、特快信。此时信件也有邮政编码,使投递时不至混乱。同时寄件人也要写清楚发信日期、地址以及姓名,写上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如果是公文,还需要写清楚官职名称。

公文信件的收发规定是很严格的,若投递转送中有失误,要负法律责任:“日限奉书,不及以失期,毋状,当坐罪留。”

同时朝廷也设置了专门的官职管理邮驛,中央朝廷和邮传关係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卫尉,他的属下有一官员叫公车司马令,负责接待由传车徵召来上书的民间贤士,所以又叫公车上书,后世大名鼎鼎的公车上书的来源也在这里。

中央朝廷也有其他官职也对邮传有一定的管理关係,少府中的符节令专管符节的分发管理;大鸿臚一职兼管邮使的接待;御史中丞兼管监察邮传使者的凭证。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邮驛,负责邮驛规章制度的制订和一般管理。地方郡一级负责邮传的官职是郡守府里的督邮,主管邮书,还兼管督察长吏。

从朝廷到地方,一整套完整的邮传制度保证了公文的及时发放,维护了国家政策的有效施行。

而现在,刘辩就要对这一套完整的邮传制度再度做出修改,將邮传从政府手里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织机构负责邮传工作。一来可以减轻朝廷的財政负担,二来可以收拢地方手里的权力。

邮传很重要,但是又不那么引人注目,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会少上许多。

即便如此,从地方政府手里剥离驛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其中涉及的人员之多、区域之大无异於將大汉郡县重新梳理一遍,钟现在已经忙的有些晕头转向。

刘辩当然不可能让钟空手去做这件事,钟就是再厉害也解不了无米之炊,除了提供钱粮支持,钟手里还有任免官吏的权力。

“地方十二州、除河南尹、京兆尹之外的司隶地区是州一级的分部,州分部管理郡分部,郡分部管理县分部,县分部直接管理驛站和邮亭。州分部主事设为六百石,这个人选由你、贾卿、卫尉三人共同商议確定人选,郡分部的主事设置为四百石,这个人选由州分部推荐,你决定是否任命或者直接派人去地方任职,县分部主事设置为二百石,由郡分部推荐,州分部决定是否任命。”刘辩看著钟说道。

“河南尹、京兆尹级別高配一级,这两个人选你们商议过后交由我亲自过目。”刘辩又补充了一句。

既然设置主事,自然得设置副手,副手的级別都比主事低一个等级。十五个六百石和比六百石,一百三十四个四百石和比四百石,一千一百八十个二百石,刘辩一句话就发放了两千六百五十八个官职,每年仅仅是俸禄就需要三千九百万钱,这还只是官的俸禄。设置了这么多级別,每个分部下面都得配备三四名书佐,每年的俸禄就接近一亿钱。

大汉土人太多了,但是朝廷能够拿出来的官职就那么多,大部分还都被豪强大族占据,僧多粥少,土人不议论一下朝政也確实没有事情可做。刘辩也得想办法解决土人的就业问题,让士人有事可做,不要每天閒的没事就去击朝政。

无论从古至今,就业问题都是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今大汉到处都有的叛乱也是因为失业人口太多了。土地兼併没有显现出直接问题,问题在於被兼併土地后这些百姓连同他们的家人没有了收入来源,那些豪族大户无法吸收社会上多出来的劳动力,这便成了祸乱之源。

士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儒家讲究一个学而优则仕,有士人愿意皓首穷经去研究学术问题,但是也有许多士人就是为了入仕才去学习的。

大汉中央朝廷连同地方所有的官吏加起来大约有十五万人,如今可能少上一点,但也差不了多少。也就是说,朝廷能够提供给士人的就业岗位就这么多,无论是豪强大族的士人还是寒门士子,

他们能够爭夺的就只有这十几方名额中的一个。

扩大就业岗位便成为了刘辩需要处理的问题,邮传系统的官职刘辩並不打算將其併入朝廷官吏体系中,未来每年也只给出几个进入朝廷的名额。这条道路上的普升可能上线不高,但是这也算是就业岗位。可能有士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岗位,但是肯定有士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这也能提供近万人的就业岗位。

“陛下,此举是否太过奢靡?”钟提出了异议。

虽然不是他的钱,但是每年超过一亿钱的俸禄也让钟有点心疼,更別说驛站本身也需要钱粮消耗,钟这会儿有点算不清楚这里面究竟要砸进去多少钱,但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他得想办法劝諫陛下放弃这个想法。

“不奢靡,以后驛站也对外开放,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只要钱就能入住驛站。”刘辩表示他也给驛站找来了一条財路,那就是办理住宿。

没错,如今虽然有驛站可以休息,但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休息的。没有符传凭证哪怕是官员都不能入住驛站休息,更別说官员的亲属。曾有一名亭长就曾因为大司空无符,拒绝其入住,还斩杀大司空的卫土,事后亭长被通缉,但王莽认为亭长是依法履职,不必问罪。

不过法律之外还有人情,实际运行过程中肯定会有偏差,刘辩就是要让这部分偏差出现在框架之內,让驛站承担起招待所的职责。

这种独门生意,即便利润率不高,但是利润总额也很不错,已经可以填补一部分俸禄上的亏空“陛下,若是有贼人混入其中,恐怕会有不小的损失。”贾翊也加入了劝阻的行列,想让刘辩放弃这个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