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正始之变(1/2)
第193章 正始之变
“诸位可知从太祖高皇帝立汉开始,如今已度过多少载了?”朝会之上,刘辩的声音出现在每个人耳边。
这个问题大家平日里没有专门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影响不了任何事情,毕竟不管到了多少年,
都不影响大家干自己的事情。
不过还是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大概的数据,大约三百八十年左右,东观汉记的编写可有不少人参与其中。
“不知诸卿之中可有人能给朕一个答案?”刘辩等了几息,开口问道。
“三百九十二年。”刘辩没有等群臣慢慢算,直接给出了答案“就连诸位都不清楚,更湟论天下百姓。”
“年號更替频繁,天下隔几年就换一个纪年,百姓也不知道今年到底是中平还是光和,政令也多有不通,昨天还是光和,今天就变成了中平,再过几天又得变化,百姓连朝廷到底是哪个天子也说不准。”刘辩肃声说道。
“这朝廷还是得上下统一,得让天下人知道是哪一年。朕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年號要用,但是年號之前还得加一个汉歷年,比方说现在是汉歷三百九十二年,中平六年二月初一,以后的公文签署时间都得按照这个模式来,这样一来,所有政令就有了统一的时间线,汉歷多少年干了什么事情一目了然,不用再考虑光和与中平的分別,不管多少年前的事情都能准確定位。”刘辩虽然说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是在座群臣还是很清楚的意识到这没得商量,大家以后就得这么干。
刘辩的確要改年號,年號一方面是宣布君主的继位,让大家知道新天子上任了,寄託著对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宣言。
群臣思虑片刻,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书写公文的时候需要多写几个字,但是这种前后统一的纪年方式也有好处,最起码大家算年龄的时候不用多动脑了:
而且这种纪年方式根本不用动脑,大家只需要知道建立大汉社稷的那一年是汉历元年,今年是三百九十二年,那其余年份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根本不用大家动脑子。
“卿等以为如何?”等待片刻,见群臣无人起身反驳,刘辩也询问起群臣的意见。
“陛下此举甚好—”朝臣也没有让刘辩失望,对刘辩进行了夸讚,对这个措施表示了认同。
“既然如此,朝会之后朕也会下詔令明確此事,诸卿回返公署敦促下属官吏习惯此纪年方式。”这件事自然得有詔令传达,让这件事成为官方层面的標准。
使用汉历纪年之后,朝臣隨后又对要更改的年號陈奏,大都是寄託著美好寓意的词语,只不过刘辩对此都不太满意。
“臣有奏。”司隶校尉贾翊站起身来到大殿中央,对著刘辩拱手说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养,贾谢的伤势已经基本痊癒,不知道是贾谢的运气还是大蒜真的起到了作用,贾翊的伤口並没有感染,只不过现在的贾翊已经对大蒜產生了恐惧,总感觉自己身上飘著一股蒜味。
“贾卿直言便是。”刘辩示意贾翊直接说,
“臣奏日:
孝悼皇帝以正月弃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其復用夏正是为正始,以为正始正月!”贾翊说罢,手持板一拜。
简单来说,就是贾谢提出更改年號为正始,给出的理由是纪念先帝以及展望未来,如果要用这个年號的话那现在就是正始二年二月初一。
“正始?”刘辩思了一下,隨后想起一个歷史名词,正始之变!
正始之变,又称高平陵之变、高平陵事变,发生於三国时期魏国,是由司马懿发动的导致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的军事政变。
不过过了几息,刘辩忽地一笑,这跟正始这个词语又有什么关係?
难道起这个年號就能真的发生政变?
要是真有人想要政变,那即便是改名永平也挡不住人家政变的心思。
正始这个词语挺好的,就如同洛水之誓一样,只不过是后来者改变了原本的意境,可以怪罪后来者,但不能怪罪於这个词语。
既然有了正始之变,那就由他自己发动改变大汉天下的变革,就如同文景之治那样的正始之变,正始就是他刘辩的代名词!
“昔年朕前往凉州平定西羌之时,曾与徐州刺史盖卿说过天地有正气,杂然复流形。国势倾颓、国家昏暗,既然朕已承继大统,那也该有一个变化,正始之號正合我心。”刘辩回忆了一下往昔,对著群臣说道。
任何天子继位的时候总是想著励精图治,让国力更强,自己也能被称之为一个圣君,刘宏刚即位的时候也是如此,让人製作了四把中兴之剑,想著让大汉摆脱如今的局势,但是毅力不够还是倒在了半路上,纵情於声色之间。
刘辩已经给出了解释,甚至直接说正合我心,那群臣也没有反对的想法,无论是贾翊提出的对先帝的纪念,还是刘辩说出的要励精图治的话语,正始这个词都给出了足够的分量,他们也觉得正始不错。
年號也不是什么关乎国本的事情,只要能够解释的过去,那大家也都能接受年號的变革,无非就是得通知到下面的人。
见没有人反对,刘辩也就直接定下了更改年號为正始的事情,之后也要製作詔书传令天下,让大汉上下官吏都清楚年號已经更改为正始,
“臣等有奏。”司隶校尉贾翊、廷尉樊陵和御史中丞站了起来,对著刘辩行礼。
议事也是有流程的,三人现在同时陈奏一件事那一定是关乎司法的事情,天子继位都是要大赦天下,他们现在就是要匯报这件事情。
“准奏。”刘辩本来鬆懈下来的身体再度坐正,正色看向三人。
从朝会开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时辰,刘辩的身体也有些倦乏,但是朝会还是得继续,他也只能抽空偷偷休息一会儿,现在重新开始议事,那他也得正色应对。
“臣奏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