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呼风唤雨(2/2)
贾穆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但是还未出仕,不过已经成婚。
“起来吧。”贾谢抬手示意儿子们起身。
贾翊妻子还在帮贾翊穿戴冠服,来到京城以后,贾翊也没有大肆置办僕役,家中只有从武威带来的几名老僕以及厨娘,穿戴冠服也都是由贾翊妻子亲自操办。
烛火昏暗,贾翊仔细打量了长子一眼,隨后说道:“从今日起,你就不要再出去了,什么时候知道错误什么时候解除禁足。”
妻子有些不明白贾谢说的是什么意思,怎么好端端的说这种话?
她看向三个儿子,不知道哪个儿子惹贾翊生气了。
“父亲”贾穆跪了下来,略带乞求的看著贾谢贾翊负责监斩袁氏的消息已经传开,他这两日也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袁氏树大根深,父亲一旦下令,贾氏危在旦夕啊!”贾穆也知道这样会惹得父亲生气,但是他还是说了。
“回房间反省三日,一步不得踏出你的臥房。”贾翊语气依旧平静,自己上手打理官服细节。
“父亲”贾穆知道自己拦不住父亲,只能俯首哭诉。
“穆儿,还不快认错?”贾谢妻子对著贾穆说道。
“父亲,你过去教我的那些处世之道难道是错的吗?你让我修身养性、保全己身,但是现在父亲你却在做为千夫所指的事情,父亲是想告诉儿子可以言行不一嘛?”贾穆抬起头,泪眼沱的看著贾翎。
“我教你那么多,你就只记得这一句?”贾翊停下手,看著贾穆问道。
“父亲,袁氏在大汉呼风唤雨多少年了,多少人受过他们的恩惠,以后这些人都会视我们贾氏为仇敌,袁氏的风雨会把贾氏吹垮的。”贾穆昂著头说道。
贾翊没有答话,只是继续打理官服。
“过去我以为你很聪颖,没想到却是愚不可及。从今以后你也不要跟你认识的那些朋友来往了,老老实实在家读书,我会每日考校。”贾谢打理好官服,有些无奈的看著儿子。
他本来已经打算给贾穆铺路,准备让其踏入仕途,但是现在他也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如果让这个儿子进入官场只会惹来灾祸,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让贾穆待在家中做一个读书人。
“贾穆,你记住,在如今的大汉,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殿下,除了殿下没有人能这样做!”
“殿下可以呼风唤雨,也得有人为殿下遮风挡雨,那就是我!”
“雨具如果不能遮风挡雨,那就只有弃之如履的结局。”贾翊看著贾穆认真说道。
他如果退缩,贾翊相信殿下不会对贾氏有什么动作,但是殿下会失望,他也不想让殿下看错人贾氏的未来他也不太在意,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身死族灭他都可以接受,他只是想让这天下按照殿下的想法换一个模样,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糟糕!
“我去参加朝会,你自己回房间读书,晚上回来我会检查。”贾翊说罢就朝著屋外走去,留下垂泪的贾穆与摸不清头脑的妻子。
朝会之上,司徒丁宫迁任司空,南阳刘弘担任光禄勛,
人事的调整不可能一而就,尤其是在这种重要位置的调整,刘辩也得保持足够的慎重,不可能想要谁上位谁就上位,重臣隨意更换本就是取乱之道,最起码要选择一个不那么坏的选项。
刘弘是宗室,也是光武帝的后代,在士人中的名声也很不错,刘辩也就同意了群臣举荐,让刘弘担任光禄勛。
“臣有奏。”大司农周忠站了出来。
“准奏。”刘辩看向周忠。
“袁氏谋反一案已经结案,袁氏逆党皆已被抄家,不知这笔钱財何时划归国库?”周忠开始要钱,他盯上这笔钱財已经许久,现在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他担心再拖下去,这笔钱就会被拖入內帑,跟国库就没有多少关係。
这可不行!
身为大司农,周忠绝不充许这笔钱財就这样白白溜走,朝廷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他这个大司农也会被同僚们口诛笔伐,用尽各种办法给自己的部门拿钱。
过去没钱是真的没办法,周忠也只能忍气吞声,现在好不容易有一大笔进项,周忠也要扬眉吐气一回,好好拿捏一回同僚们。
听闻周忠这么说,群臣也有些坐不住,现在国库是还有钱,但是朝廷的財务情况大家都清楚,
这笔钱財对於大家都很重要。
各部门长官纷纷站起身要钱,钱在国库手里跟在自己部门手里那可是两码事,到了国库到时候还得低声下气的跟周忠要钱,不如现在直接划归自己部门,到时候他们也就不用再看周忠的脸色。
“抄家袁氏逆贼所得钱財还在清算之中,一时之间难以点清,还请司农卿莫要著急。”刘辩温声说道。
他也盯上了这笔钱!
那么多军队需要他养著,光出不进也不是办法,他也需要一笔额外的进项来维持军队的规模,
万一地方再起叛乱他也能及时平叛,不用考虑平叛钱粮从哪里来的问题。
袁氏豪奢不是隨便说说,光是清点出来的的铜钱就有十三亿,还不算金银珠宝和土地房屋,而且这些才是袁氏財產的大头,保守估计袁氏的財產规模都在四十亿钱左右。
“可是臣听闻抄家已经结束。”周忠表示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抄家已经结束,但是还在清点之中,人手不足一时之间难以清点清楚,还请司农卿稍安勿躁。”刘辩再次遮掩。
“若是人手不足,司农署也可派人参与。”周忠还是没有放弃,表示他可以派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
“司农署诸事繁杂,若是再额外派出人手难免会对司农署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暂时还不用司农署增派人员。”刘辩神情严肃,义正词严的说道。
虽然刘辩偽装的很好,但是群臣也都察觉到了些许猫腻,脸上纷纷露出了怪异的表情。
太子这是不打算让这笔钱进入国库了?
太子这么贪財真的好吗?
尤其是当今天子这么多年的胡作非为,已经给群臣留下了足够的心理阴影,他们也担心太子有样学样,跟当今天子一个路数,那不就全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