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2)

刘辩站了一会儿,隨后转身离开,大殿之中也没有任何动作,安静的好像没有一个人一样。

张让瑟缩著身体,不敢在这个时候靠近皇帝,生怕皇帝將他们交出去,届时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群臣已经离开,宫女们端著水盆拿著帕子擦拭著沾染了血跡的地板,刘辩看著这空旷的大殿,

陡然笑了起来。

大汉药丸!

拖著疲惫的身体,刘辩回到尚书台,以往他在这里感觉很充足,让他能够把持全国政务,让他有一种大汉还有救的错觉。

但是如今的他却有些不知所措,这里面处理的再好又有什么用,谁会在意这里面的东西?

“殿下。”卢植走了进来。

“太傅。”刘辩没有起身,回应了一下卢植。

卢植不知道该怎么说,今天朝会之上的诡异谁都能察觉的到,天子的反应、太子的反应、群臣的反应,每一个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孤想静静,太傅若是没有什么事,就先离开吧。”刘辩不想说话,他现在想一个人独处一会儿,理清楚自己的思绪。

“臣告退。”卢植拱手说罢,退了出去。

刘辩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叛乱的事情,虽然刘宏已经將这个权力交给了他,但是叛乱现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汉接下来要往哪里走?延续看歷史的轨跡等待董卓进京?

日暮时分,刘辩从办公地点走了出来,尚书台今天也安静的过分,儘管已经到了下值时间,但是没有人离开自己的工位,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太傅,今夜由你带人值守,其余人都下值吧。”刘辩脸上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异样,就连语气也与以往一样,依旧是那个从容不迫的太子。

“唯。”尚书台响起稀稀拉拉的回应,刘辩也没有理会,带著自己的亲卫自顾自地离开了尚书台。

“去皇甫嵩的府邸。”上了安车,刘辩对著钟说道。

“是。”钟內心有些疑惑,但还是说道。

他不知道皇城里面发生了什么,皇城里面的风波还没有延续到外界,他也是刚刚才从太子府驾车过来接刘辩回府。

皇甫嵩自从被刘宏罢免车骑將军的职位后,刘宏也没有再让他担任官职,但是怎么说也是一个三千户的侯爵,皇甫嵩在京城里的府邸也很气派。

“太子?”皇甫嵩有些吃惊,太子怎么会这么晚来他的府邸?

“隨我去迎接太子殿下。”皇甫嵩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但还是对著家人说道,让僕人去叫其他家人过来。

“臣皇甫嵩拜见殿下。”皇甫家的中门大开,皇甫嵩带著一群人出门行礼。

大臣家的中门很少打开,即便是皇甫嵩自己回家,也都是从侧门进入,大汉境內能让皇甫嵩开中门迎接的人並不多,能来皇甫家的人也就更少。

“都乡侯免礼。”刘辩出了安车,温声说道。

“谢殿下。”皇甫嵩起身,隨后迎接刘辩入府,

皇甫嵩与刘辩的接触很多,自然知道太子殿下的秉性,而他的家人们就面带好奇的看著俊美异常的太子殿下,內心的惊嘆无以言表。

刘辩面色温和,听著皇甫嵩介绍家人,隨后隨皇甫嵩一同入府。

皇甫嵩的府邸坐落在达官贵族之间,太子的车驾自然是认识的,接到僕人的报信,很多人都有了好奇,太子怎么突然来皇甫嵩的府邸了?

是出什么事情了?

刘辩也没有多待,就关心了一下皇甫嵩的身体,问问皇甫嵩最近的饭量,皇甫嵩內心有些疑惑,这廉颇老矣的问题怎么会从太子嘴里说出?

皇甫嵩回答自己吃嘛嘛香,身体好著呢,表示他还能领兵作战,太子要相信他的能力。

刘辩放下心来,刘辩没有说什么拉拢皇甫嵩的话语,之前不拉拢是为了避嫌,现在过来拉拢已经晚了,等皇甫嵩知道事情原委,拉拢就会显得更加可笑。

他只是过来看望一下大汉如今最能打的將领,確定这个老头还能上阵领军,他也不知道皇甫嵩如今是怎么样想的,他心里会不会也有怨言,刘辩並没有去试探这些。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皇甫嵩是最后的底牌,可能用出来也没有什么作用,但是最起码让他现在能够有点安慰,欺骗自己还有一枚定海神针。

“老將军请回吧。”刘辩上了安车,转身对著皇甫嵩说道,没有留在皇甫嵩家吃饭。

“殿下慢走。”皇甫嵩带著家人再度行礼,刘辩坐下之后再度告別皇甫嵩,隨后让钟驾车回返太子府。

钟读过书,自然知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歷史,如今太子殿下也在询问皇甫嵩同样的话题,

是太子遇到什么事情了吗?还是说?

钟不敢再细想下去,今天的事情怎么看怎么诡异,但是太子不说,他也不好问。

车队驶过皇宫门口,已经接近宵禁时间,皇宫门前也没有人来往,执勤的卫士看到队伍本想拦下来询问,看到是太子队伍后又连忙退了下来,只有嘀嗒嗒的马蹄声在响起。

“殿下?”钟看了看天色,不知道刘辩还要不要去校场,在太子府门口停了下来。

“去校场,让人开始准备膳食。”刘辩的声音从后面传出,让钟按部就班的进行以往的活动。

“唯。”钟应了下来,驾驶著车辆继续朝著校场走去。

安车停下,护卫兵士也將马匹拉回马既,周围执勤的將士看著校场之中舞剑的殿下,皎若游龙、翻若惊鸿这两个词这些將士可能不会说,但是他们脑海中的想法就是如此,

校场之中已经点燃了火把,刘辩放下弓箭,让將士收拾,隨后带著人回返主殿用膳。

夜色之中,洛阳陷入了寂静,平常百姓已经睡下,有精力的还在造小孩,有的已经造完小孩睡下,只有几个官员家里依旧在聚会,商討著朝廷事宜,小道消息也在这些人之间流传,包括太子今日前往皇甫嵩府邸的消息。

刘辩看著眼前的地图,思考著该派何人去平叛,该派多少兵力去平叛!

幽州叛乱必须儘快平息,不然各地的叛乱就会连杆而起,让大汉崩塌於此起彼伏的叛乱之中。

公孙瓚!刘备!

刘辩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两人,这两人也是他去凉州平叛的旧將,二人也都是幽州本地人,让他们参与平叛是理所应当之事。

还有谁?

刘辩慢慢思考著平叛人选,一个又一个將领的名字被刘辩確定下来,出兵规模也逐渐確定下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但是如今该派何人为主將?

皇甫嵩和他都能压制眾將领,但是现在他和皇甫嵩都不可能去领兵,那么应该由谁去领兵?谁能够快速平定这场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