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婚(1/2)
第133章 大婚
左伯手里的造纸技术的確不错,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了,担任治纸令的左伯接到了刘辩的命令,带领工匠用竹子和麻作为造纸原料造纸。
刘辩的印象里,似乎手工纸最大的两个分类就是竹和麻,但是麻的成本还是要比竹高一点,而现如今左伯家里是用桑皮造纸,桑皮、麻、竹,三者的成本优劣自然不用多说。
左伯有些惊讶,原来太子已经对造纸有了预想,那么他的价值似乎就低了许多,太子並不依仗於他。
对於殿下提出的想法,左伯想了想也觉得这条路可以走的通,毕竟竹子里面也含有大量丝,也就是植物纤维。
接到刘辩的命令,左伯也就和其余四位家主开始商量造纸,他们带过来的工匠也全部被太子府接手,予以太子府编制。
人已经到了,刘辩也就不再关注造纸的事情,他只需要到时候检查这些人的成果,如果能干成,那就给予奖赏,如果干不成,那就直接换人。
朝会之上,刘辩脸色平静地看著下方爭吵的群臣,朝廷这是真的没钱了,即便他给国库找了一千五百万钱,但是依旧没有什么作用,现在才四月,接下来四个月的时间里朝廷是真的揭不开锅,
官员们的俸禄也发放不了。
提前徵税与加税不止一次地从朝臣嘴里说出,朝廷总得钱粮运转,那么就只能苦一苦百姓、骂名天子背了。
天子不就是干这种活的嘛,反正百姓日子过的不好,肯定是天子的错,老百姓骂天子也是面对绝望现实的唯一慰藉,骂完之后还得想办法凑钱交税给税吏。
当然,这些话只能是普通老百姓说,毕竟天子跟他们的距离太远了,没有人会去管他们的骂骂咧咧,要是官吏敢骂天子,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朝会吵了许久依旧没有吵出一个结果,在座之人也不是傻子,继续加税那就是官逼民反,加上地方的盘剥,朝廷能够收到的钱就更少。
朝会结束,加税还没有通过,但是谁都知道加税势在必行,今天这个朝会只是先行,还有人会反对加税,等再吵上两次,这个决定也就会通过了。
面对朝廷的困境,刘辩和刘宏的心情都不是很好,沉默的来到后殿,父子相对无言。
“有司上奏疏,囚罪未决者,入赎。”刘宏有些乾巴巴的说道。
这条奏疏应该是刘辩上报给他的,但是现在是直接递给他,刘宏也知道这封奏疏肯定已经被尚书台驳回,他现在提这件事必然会导致刘辩的反对。
司法不公!
刘辩很明白这条奏疏的意义,一旦朝廷通过这项决议,那就可以钱赎罪,只要有钱,即便是杀人也不会遭到什么惩罚。
他在尚书台已经將这封奏疏驳回,但是这封奏疏还是到了刘宏手里,只能说有些人的能量还是太大了,或者说朝廷的困境让这封奏疏肯定会出现在刘宏手里。
在大汉,只要有钱那就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无论是爵位、官职、赎罪,都可以通过钱来解决,这也是大汉的优良传统,爵位和赎罪是孝惠皇帝开始卖的,官职是孝武皇帝开始卖的,歷代沿用,朝廷財政困难的时候就会加大力度。
刘辩也没有因为有人越过尚书台上奏而有想法,他还控制不住刘宏的消息渠道,无论是中常侍、侍中都是刘宏的人,他的手还伸不过去。
“此举必然导致法度不存。”刘辩沉默许久,给出了反对意见。
如果只是赎罪,刘辩也不会这么反对,他上台之后废除这条律令就行,但是如今大汉的吏治烂的不成样子,下面的人肯定会炮製罪名来收纳钱財,朝廷敢开这个口子,那下面的人就敢凭此兴风作浪。
虽然朝廷法度基本上处於消亡状態,就像何题之前被明令抓捕,依旧能大摇大摆地在汝南出现,朝廷法度就是一个空架子,也就只能欺负欺负寻常老百姓。
“朕再考虑考虑。”刘宏沉默一会儿,隨后说道。
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先將这件事搁置下来。
“儿臣告退。”刘辩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决定权毕竟还握在刘宏手里。
“去吧。”刘宏靠在榻上,三个时辰的早朝,让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疲態,摆了摆手示意刘辩离开。
五月初八,刘宏下令司空许相接任司徒,光禄勛丁宫接任司空,
五月十五,朝廷通过决议,天子刘宏下令提前徵税。
五月十八,刘辩大婚。
整场婚事都不用刘辩操心,所有的程序全部走完,送走天子和皇后大驾,刘辩也不想再招呼宾客,直接来到了后殿之中。
“殿下。”宫女行礼。
来到太子府,自然不可能让女方家里原来的侍女也跟来,全都是由宫里统一分配,孺子可以有一名宫女使唤,这也是何皇后直接派过来的人。
“起来吧。”刘辩脚步没停,直接走了进去。
“臣妾参见殿下。”殿中一美人正坐在床边,看到刘辩进来后连忙行礼,
冯懿是太僕冯芳的女儿,即便是以刘辩看惯了皇宫里美人的眼光,也不得不承认这女人確实漂亮,难怪何皇后会给出一个姿色过人的评价,
“免礼。”刘辩温声说道。
“谢殿下。”冯懿脆生生的说道。
殿下长得可真好看,跟皇后娘娘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冯懿见到刘辩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个,以往她会得意於自已的容貌,但是天知道居然有一天会让一个男人比下去,这合理吗?
“可有小字?”刘辩略微有些不自在,没话找话的说道。
毕竟是达官贵人家出来的,父母肯定会给取个字表达对子女的爱,如果不给女儿取字,多少会遭来別人的耻笑。
平常人家可能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冯芳到底也是两千石,若是连给女儿取个字都不肯,这家的女儿多少也是有些嫁不出去的。
连父母都不在乎自己的女儿,那么对於能娶冯懿的家庭来说,娶冯懿没有任何作用,联姻是两家的事,不是隨便找个女人就能联姻。
“回殿下的话,去年爹娘取字淑慎。”冯懿小心回道。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不错。”刘辩例行夸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