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年老体衰(2/2)

“臣失言,还请殿下莫要怪罪。”何进抱拳说道。

“孤又怎会怪罪大將军呢?”刘辩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对著何进说道。

將何进的想法打消,刘辩隨即看向太尉张温。

“张公为何一言不发?”刘辩笑著问道。

“臣无破敌之策,只能是看殿下运筹帷。”张温起身说道。

“张公可有领兵人选?”刘辩不置可否,接著问道。

“臣举荐后將军袁。”张温想了想,拱手说道。

听到张温这么说,殿中眾人心思各异,现在大家都在討论征伐之事,但是太子居然没有让后將军出现?

皇甫嵩的车骑將军被罢免之后,仅有两名將军待在京师,大將军何进与后將军袁,

但是后將军却没有出现在这个场合,多少有点別样的意味。

刘辩有些没想到张温会提袁,他看了看张温,隨后就听到何进也开始举荐袁。

“殿下,臣也举荐后將军担任大军主將,后將军德量宽重,奕世忠恪,可为朝廷领兵平叛。”何进抱拳说道。

刘辩沉默的看著何进与张温,殿中气氛也有了些许变化,在场群臣都看起了好戏,这个消息有些太劲爆了!

“后將军年老体衰,且病体绵延,朝廷岂能不体谅老臣?若是在这期间出个差错,孤如何能够向父皇交代?”刘辩亲自下场,以一个大家都不相信的理由驳回了大將军与太尉共同提名的人选。

这两个人的分量太重了,而且联手提名同一个人选,现在让其他人出面反驳肯定不行,只能是由刘辩亲自下场。

吃到大瓜了!

大殿之中,跟这件事没有关係的群臣內心有些雀跃。

至於太子说出的理由,他们是一个字都不信,袁老是老了点,但是身子骨还算强健,今天早上可就有朝会,袁也参加了朝会,可没有一点病体绵延的样子。

那太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好了,此次叛乱发生在河南尹,既然要领兵平叛,自然是绕不过河南尹,一事不烦二主,就由河南尹亲自领兵。”刘辩將心情平静下来,不想再在袁的问题上纠缠,直接对著群臣说道。

他不知道袁是不是提前收到消息,然后联络二人定下来的想法,还是张温真的就是单纯的举荐后將军,反正让袁领兵绝对不可能!

他原本只是將河南尹何苗作为第二备选,但现在也不得不让备胎转正。

他原本是想让陈琳去领兵平叛,之后他再借著这个战功將陈琳推上右扶风的位置,但是现在提出陈琳定然会遭到何进与张温的反对,而且此次出征有北军参与,北军五校尉可都是比两千石,他们肯定不会接受太子仆的领导,他只能將何苗推出来。

何苗作为河南尹长官,领兵平叛还是有足够的说服力,毕竟他能协调河南尹当地的地方力量。

何苗也是外戚,跟何进的关係也不怎么样,单纯的打压何进可能会招来何皇后的意见,但是借著何苗打压何进不会有任何问题。

何苗、何进都是何皇后的哥哥,大舅舅成为大將军是风光无限,身为外甥扶持一下二舅舅有什么问题?

“曹卿,大军出征钱粮府库可能调拨?”刘辩接著问向大司农曹嵩,不给其他人提反对意见的时间。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財,也就是中央政府財政部部长。

虽然刘辩派出的军队都是常备兵,不用再另行徵召,但是军队出动肯定得有钱粮消耗,这就得在大司农那里要钱粮,

曹嵩也就是已经过世的中常侍曹腾的养子,现任河內太守曹操的父亲。

“回殿下的话,臣回公署之后就会立即派人准备大军出征钱粮。”曹嵩起身回道。

如果人多一点,曹嵩可能会有所犹豫,但是平叛地点就在河南尹,而且平叛兵力只有三千,朝廷还是能掏出这笔钱的。

“可,有劳曹卿了。”刘辩轻轻点头,对著曹嵩说道。

“赵校尉,之后你带人巡视诸城门,京师安全至关重要,万万不可让贼人混入京城搞破坏。”刘辩接著看向城门校尉赵延。

赵延是中常侍赵忠的弟弟,靠著哥哥的关係得到了刘宏的信任,担任城门校尉一职。

城门校尉,比二千石,掌洛阳城门十二所,魔下有大约有三千人左右的兵力。

孝武皇帝征和二年七月,太子亡,皇后自杀,初置城门屯兵,由城门校尉统领。光武帝沿置之,且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城门校尉、执金吾与北军中候之间相互牵制,互不统属,共同组成了东汉中央宿卫系统中的城卫军。

“臣遵命,定然不会让贼人进入城中。”赵延起身回道。

“嗯,孤之后也会去诸城门巡视,赵校尉回去之后好好整备。”刘辩接著说道。

“唯。”赵延抱拳说道。

“丁卿,光禄勛属下各部亦要开始戒严,防备城中有人趁机闹事。”刘辩再次看向另外一名执掌军事力量的要员,光禄勛丁宫。

丁宫,沛国人,女儿嫁给了河內太守曹操,也就是曹操的老丈人。

一个管钱的大司农父亲,一个手里有军事力量的光禄勛老丈人,曹操的仕途不顺才有问题!

“臣遵命。”丁宫起身回道。

与这些臣子將各种事宜確定,平叛的事情也逐渐清晰,刘辩隨即就让其余人回返官署准备平叛事务,將太子三卿留了下来。

裴茂已经去了尚书台,现在的太子率更令乃是黄忠,刘辩本想著让陈琳出任领兵主將,黄忠留守太子府,但是现在的大军主將是何苗,到底要派出何人去领太子左卫也成了一个问题。

黄忠身为武將,更適合领兵出征,但是他又想推陈琳上位,没有战功光凭著他的推荐也很难。

一番抉择之后,刘辩还是选择了陈琳去领兵,陈琳担任右扶风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甚至河南尹的位置也不是不能考虑。

何苗如果能够平定叛乱,那必然是能够得到升迁,届时河南尹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能够接任河南尹的人就那么多,现在多一个他极力推荐的陈琳也不是什么问题。

陈琳原来身为何氏外戚的重要骨干、现在又是太子的心腹,手上又正好有点战功,做河南尹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