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我注六经!(2/2)

至於玄学,则是之后的连年征战与瘟疫,儒家学说彻底解释不了当时的乱象是为什么,让土人们彻底失望,最后玩出来的躺平操作。

而刘辩看儒家经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治理国家,毕竟治理国家肯定得统一思想,而他也没有能力去创造一门新的经书,只好借著儒家的经来阐释自己的思想,进而统一天下人心。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经书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解释经书!

“殿下,钟庶子求见。”书房外面,传来了侍者的通传。

“钟?让他进来吧。”刘辩有些疑惑,这么晚了,钟找他做什么。

钟最近很閒,或者说太子中庶子们都很閒,刘辩自打返京之后,白天基本都在皇宫里,太子不向他们諮询,那太子中庶子就真的无事可做。

“臣钟拜见殿下。”钟行礼。

“免礼,坐吧。”刘辩指了指旁边的席位,示意钟坐到自己身边来。

“谢殿下。”钟起身,来到刘辩旁边跪坐下来。

“殿下的字越来越有形了。”钟看了一眼刘辩面前的纸张,讚嘆了一句。

“哈哈哈,钟庶子这话好听,多说点我爱听。”刘辩打趣了一句。

钟的字在书法史上也是举足轻重,对於书法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刘辩也知道钟在书法上有很深的研究,现在能得到一句钟的夸奖,也是让刘辩很开心。

不管钟是真心说还是有意奉承,刘辩都视钟的话语是真的夸讚。

与刘辩接触多了,钟也知道这是刘辩的打趣之语,钟也就顺势又夸了几句,刘辩表示来者不拒。

“殿下,臣有些疑惑。”跟刘辩探討完书法,钟也说起了他来见刘辩的目的。

“王谦的事?”刘辩毫不意外的问道。

“正是。”钟点头说道。

“王谦虽有才,然大將军恶之,如今殿下请王谦入太子府,难免会与大將军之间產生嫌隙。”钟说出了他的顾虑。

大將军是太子的重要支持力量,没必要为了一个王谦去折大將军的面子,这就是钟的想法,他这么说也是为了刘辩著想。

“钟庶子的顾虑我也清楚,只是这王谦是父皇与我的交换条件。”

“裴卿去尚书台的詔书已经製作完毕,过两日裴卿也就不再担任太子率更令,裴卿要进入尚书台,父皇就要王谦进入太子府。”刘辩跟钟解释道。

钟有些难受,他好像又进諫错了,他常常因为不了解事物的全貌而发表错误的评价。

“钟庶子不必介怀,这件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钟庶子能够真心为我考虑,我也十分高兴。”刘辩开口安慰道。

而且钟是私底下跟他说这件事,他这么说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著想,刘辩並没有对钟產生什么不好的看法。

“臣愚钝。”钟还是有些难受。

有些事情说来说去也没什么意思,刘辩也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跟钟討论下去,而是换了一个话题。

“钟庶子来的正是时候,我正有一件事要钟庶子处理。”刘辩笑著说道。

“还请殿下吩咐。”钟打起精神,认真说道。

“过几日太子府会有几个大动作,其中之一就是造纸。”

“这件事我交给了贾卿负责,但是还想请钟庶子辅佐贾卿完成此事。”刘辩指了指案上的纸张说道。

“臣遵命。”钟郑重说道。

“造纸这个事情可能会持续许久,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提高纸张的质量,降低造纸所需的资源·.”刘辩隨即给钟说起了心中的计划。

听完刘辩的计划,钟有些失神。

殿下是怎么想到这么远的?

光是听听刘辩的想法,钟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巨大的变化。

“殿下大才,实乃大汉之福!”钟真心实意的夸讚道。

儒家对於教化有著莫名的执著,而刘辩的想法正是在扩大教化的范围,自然能够得到钟的夸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