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通政事 知军事(2/2)
“不敢。”曹操低头说道。
“坐吧,我已经吩咐膳房等下送膳食过来,今天曹议郎就与我一同用午膳吧。”刘辩坐在主位上,对著曹操说道。
“臣谢殿下赐膳。”曹操拱手说道,隨后坐在了刘辩的下首位置。
“自我回京之后,朝会之上曹议郎好似没有对国事有过言论?”刘辩看著曹操说道。
作为高级官员储备池,议郎可以参加朝会,对於国事有建言献策的权力,
刘辩这番话也隱约表达了对曹操的关心,证明他在朝会上有关注曹操,曹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殿下看到了他现在的摆烂,这让曹操內心多少有点羞愧。
“臣有罪。”曹操站起身,躬身拜道。
“这里就你我二人,不用如此。”刘辩摆摆手,温声说道。
“我这几天也看了一下曹议郎在担任济南国相时期的文件,曹议郎做的不错。”刘辩等曹操坐下,夸奖了一句曹操。
曹操脸上也出现了一抹笑容,他虽然任职仅仅一年时间,但是还是做出了点成绩。
“曹议郎既然在朝会之上不说话,那我也只好现在问一下曹议郎对张燕归降的事情怎么看待?”刘辩话锋一转,说起了他叫曹操过来的目的。
曹操对这件事早有想法,稍稍在內心组织了一下语言,隨后对著刘辩拱手说道:“张燕此人肆虐一方,现在虽有归降之意,但假以时日必然还会劫掠郡县,不可轻信此人眼下归降之语。”
太行山养不了张燕手下那么多人,更別说黑山军只是一群流寇聚集的势力,张燕是明面上的首领以及最大的势力,他无法做到对其他势力的完全控制。
如果黑山军的物资不够,必然还会到外界劫掠的。
“是啊,我担心的正是这一点。”刘辩嘆了一口气。
“现在张燕盘踞山谷,主动权握在他们手中,他们如果不尊朝廷命令,那朝廷暂时也对其束手无策。”刘辩语气中带著些许无奈。
曹操沉默不语,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对付张燕,更別说朝廷如今更加昏暗的局势。
不过曹操看了看刘辩,內心还是有些动摇,太子殿下行事有度,等到殿下继承大统,
局势应该会好一点吧?
“眼下河內郡守不知军事,若是张燕反覆,再次率军攻打河內、威胁河南尹,朝廷又得急急忙忙派人去防守。眼下我打算像父皇建议换一名河內郡守,整顿军队,提早预防张燕的劫掠。”
“不知曹议郎以为该由何人担任河內郡守?”刘辩看著曹操说道。
曹操內心不爭气的急促跳动两下,以他的身份凭什么能够跟殿下討论河內郡守的任命?
“臣愚钝。”曹操拱手说道“哈哈哈,曹议郎通政事、知军事,相信定然能够给河內郡带来可观的改变,也不用朝廷再专门派遣军队去应对张燕的劫掠。”刘辩笑著说道。
曹操內心有些喜悦,通政事、知军事这两个评价可都不低,这说明殿下很认可他的能力。
“臣不才,恐无法担当的起殿下的重视。”曹操顿了顿,隨后说道。
刘辩有些牙疼,曹老板还是有些脾气的,即便是河內郡守这样的职位也不想干,看来那五百万的做官钱还是有点伤曹操的心。
“我知曹议郎內心苦闷,但是眼下朝廷危机重重,叛乱此起彼伏,正是忠臣出力的时候,曹议郎既然有这个能力,不想著为官安定一方,为什么还想著归隱山林?”刘辩想了一下,还是劝说曹操。
就离谱,別人朝思暮想而不得的两千石职位,还是河內郡守这样级別高一点的郡守,
他居然还要劝著別人接受,这说出去多少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曹议郎苦闷,我心中何尝不苦闷?”刘辩也有些无奈。
“从回宫之后,我连喘气都觉得有些压抑,黄幣起事、凉州羌乱先后发生,朝廷还能派兵镇压。但是如今连一个流寇张燕都能让朝廷束手无策,前几天武陵蛮又反叛,北面鲜卑又有寇掠幽、並的动向”刘辩说到这里,內心更加难受,他要接手的这是什么局面啊!
“局势虽艰,但殿下更应该振作。”曹操有些难过,但还是反过来开始劝諫刘辩振作。
“我从回宫之后就一直关注著曹议郎,但是向来没有机会与曹议郎单独说说话,现在得了个机会跟曹议郎单独聊聊,曹议郎却不愿意为国出力,却是让我看错了。”刘辩深呼吸一下,压下內心的情绪,对著曹操说道。
“臣有罪,辜负了殿下的看重。”曹操立即请罪。
“臣斗胆,愿为殿下安定一方,定然不会让张燕在河內劫掠。”曹操咬咬牙,对著刘辩说道。
殿下能够这样看重他,他若是不能回应殿下的看重,又有何面目称为汉臣?
不就是五百万钱嘛,他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