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如何能够成大事?(1/2)

第110章 如何能够成大事?

“可是太子如果反对这件事情呢?”袁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太子已经对袁氏有了意见,如果袁氏做了这件事,那定然会招来太子的打击。

“诛杀宦官乃是天下人翘首以盼的事情,太子不会反对的,只要能够诛宦成功,那太子定然也会为我等的义举拍手叫好。”袁慢悠悠的说道。

连皇宫里的宦官都被他们诛杀,太子不会不明白这其中的意味。

天子任用宦官失人心已久,汉室还有几分威望犹未可知,太子如果不乖乖把嘴闭上,

那海昏侯之事未尝不会出现在当世。

“太子若是放手一搏,我等以何挡之?”袁绍过了许久,突然说道。

即便刘辩打了胜仗,但是袁绍之前也没有多看重,给他那种配置,他也能轻而易举地平定美乱。

但是跟刘辩近距离接触了一次,袁绍承认自己之前想差了,太子不是想像中那样年幼懦弱、不能担事,太子並没有大动干戈,也没有声嘶力竭,只是坐在那里平静的说自己不喜欢,却让袁绍內心无端生出了一种惶恐。

太子平静的语气在告诉他,如果袁氏不能让他喜欢,那袁氏灰飞烟灭也不过是瞬息之间,太子在心里动过灭了袁氏满门的念头。

袁绍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但是他知道他怕了!

“本初为何这样说?”袁有些莫名的盯著袁绍。

“不知道叔父对太子的印象是什么?”袁绍內心挣扎了一会儿,拱手问道。

“太子年幼,行事略显稚嫩。”袁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也没跟刘辩接触过,之前刘辩在京城的时候临朝观政,除了对崔烈的进言有些让他异之外,其余时候刘辩都显得沉默寡言,袁也看不出刘辩的底色。

而回京之后,刘辩也没有对朝政过多提议,朝会之上也还是之前那个沉默寡言的样子,仿佛之前领兵並没有对刘辩留下多大影响。

“今日太子殿下说出的这句卦语还显稚嫩吗?”袁绍反问一句。

袁咂摸了一下,笑了起来。

他倒是把太子一直当成小孩子了,如今看来,这位太子还是有点想法的。

“在本初看来,太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袁收起笑容,对著袁绍问道,

“平叛之事,多为太子亲为!”袁绍犹豫一下,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皇甫嵩可能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件事就是太子一个人完成的!

这个回答没有正面直说,但是又什么都说了。

太子蹭战功和太子打战功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是多了一点威望,后者可是实实在在的亲自指挥战阵,如同开国皇帝那样的领兵主將。

“怎么可能?”袁隗眼皮抬了一下。

“太子领兵之时只有十三岁,若是去岁太子去处理尚书台事务,那还有几分可能。让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去亲自领兵作战,你觉得可能吗?”袁看著袁绍问道。

袁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十三岁的时候还在汝南读书,根本想像不到太子是怎样做到这种事的。

十万人的吃喝拉撒,那不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够管理的事情,十三岁正是心性跳脱的时候,太子难道没有自己的想法,如何能做到不隨意插手?

除非这个人没有权力,全部让一个能做这种事情的人处理事情,然后自己吃喝玩乐便是。

最重要的是,一个十三岁就能立下大功的人不会是刘辩那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不说飞扬跋扈,那也得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即便说刘辩天生心思深沉,可是之前刘辩刚回宫时候的传闻又该如何解释?

那个时候的皇长子可没有表现出心思深沉的样子,完完全全就是一副被天上掉下来的富贵砸晕的人的体现,分不清这天下究竟谁最大,甚至敢对天子不敬!

可是现在的这位太子呢?

石胎木雕这个词仿佛就是为太子量身定製,有一点显露於外的得意吗?

“看来太子是把你嚇住了。”袁说罢,拿起了摆在面前的易经军功是一条可以上升的道路,但是在如今的大汉,经学世家才是能屹立不倒的根源,

段潁很能打又能怎么样?到了朝廷还不是被大家来回磨,最终身死於詔狱。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但是现在的九五至尊可能利见大人?天下人心尽失,

叛乱此起彼伏,一个区区张燕都能让朝廷束手无策,亢龙有悔的局面易经形成,岂是人力可以阻挡?”袁肃声说道。

朝廷能挺住黄幣起事还是让袁有些惊讶的,毕竟之前流民军已经给大家演示了一下攻破都城的正確戏码,但是谁都没想到朝廷居然还能在这么多的时间里镇压黄巾。

过去十分棘手、要征战多年的羌人叛乱,也被太子快刀斩乱麻直接领兵平定,现在大家也有点摸不准情势的发展。

直到张燕横空出世,將黑山军的活动范围扩张到河东河內二郡,朝廷还束手无策的时候,大家才终於明白朝廷的虚弱是真的。

“可太子若是真要阻拦,届时我等要如何应对?”袁绍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还是觉得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现在看轻太子没事,但是未来行事之时太子时绝对绕不过去的坎,到时候还能把太子当作不存在吗?

太子还能眼睁睁地看看他们诛杀宦官不成?

“董卓是跟著太子立功封侯,如果到时候太子出现,董卓会帮助我们还是帮助太子?

”袁绍接著提出问题。

他们为了诛宦確实也做了武力上的准备,但是现在董卓能信吗?

袁氏的確算得上董卓的举主,但是董卓是跟著太子才打下封侯的战功,谁敢说这个侯位跟太子领兵没有一点关係?

非军功不侯这条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早就破了,如今的大汉能够以军功封侯的才是少数,近一百年来封出去的侯爵绝大多数都没战功,甚至连皇宫里的宦官都能封侯,唯独军功封侯极度严苛。

镇压黄幣那么大的功劳才给出了两个侯爵,如今太子一战就打出四名侯爵,皇甫嵩更是差一点就能加封到万户侯,没有太子领兵天子会这么大方吗?

董卓人家早年也是靠著自己当上的两千石,只不过靠著袁氏东山再起,如今董卓跟著太子拿了侯爵,到底是袁氏的恩情大还是太子的恩情大那就是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