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敢不从命(4k)(1/2)

第98章 敢不从命(4k)

辛毗並没有在钟这里得到多少信息,只能带著满腹的疑惑踏上前往汉阳的道路。

钟也不想辛毗知道太多,辛毗还不是太子府的人,他现在告诉辛毗那就是把太子府的事情到处往外抖,如果传到殿下耳朵里,对於他钟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臣不密则失身,钟很清楚妄言的后果。

过了陈仓不久,辛毗就来到了不久前爆发血战的地方,虽然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冬去春来,地面上已经没有多少战斗的痕跡。

为了防止爆发瘟疫,所有战死將士的尸首都已经被埋藏起来,不管是叛军还是汉军,

都被理在深坑里。

辛毗看著这个战场,脑海里勾勒著太子的形象,但是他所知道的也只是一鳞半爪,不知道太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右扶风进入汉阳,又行了三四日,辛毗终於到了汉阳郡治冀县。

辛毗並没有直接去见贾翊,而是在驛站里洗漱一下,將远道而来的风尘全部洗去,隨后才向郡守府投出拜帖。

“辛毗到了,人在哪里?”贾翊看著手里的拜帖,问向门房。

“还在衙门外面候著。”门房回道。

“请他进来吧。”贾翊看过拜帖,隨后说道。

“唯。”门房说罢,退了出去。

贾翊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只觉得浑身筋骨都舒坦许多,隨后重新坐了下来。

他已经执掌汉阳郡快半年时间,也就是跟殿下分开快半年时间,前几天殿下来信说朝廷已经派出新任汉阳太守,等新任汉阳太守到任后他就能跟別人交割政务,重新回到殿下身边。

“颖川辛毗拜见贾家令。”辛毗跟著门房来到房间,对著贾翊躬身行礼。

贾翊是官身,而辛毗是民身,自然得是行全礼。

“佐治请起。”贾翊回礼说道。

“谢贾家令。”辛毗起身。

贾谢打量著这个殿下要用的人,隨后请辛毗坐下相谈。

辛毗也终於见到了这个传闻中极得殿下宠信的贾翊,黑色官服让贾翊显得身形高大,

也增添了不少威严,与他想像中的贾翊完全不一样。

“佐治因我一封书信一路奔波,辛苦了。”开场一般都是一些不重要但能热热场子的话语,尤其是贾谢与辛毗之前並没有见过面,自然更得通过一些可有可无的话题来拉近距离。

“贾家令相招,毗又怎敢怠慢。”辛毗拱手说道。

“哈哈,佐治能来汉阳就已经让我喜出望外,又怎敢让佐治如此奔波。”贾翊继续客套。

辛毗也不傻,两人互相恭维,关係也快速靠近,

“辛氏过去也是凉州的大族,不知佐治对凉州局势如何看待?”贾翊客套完毕,终於开始考校辛毗的能力。

殿下要让辛氏迁回凉州,也要用辛氏之人,那他也得知道辛毗的本事才好向殿下推荐。如果这个辛毗只会夸夸其谈,那他也不好直接给殿下推荐,只能是留在自己手下先干一段时间,之后再看情况决定是否要用辛评。

辛毗对於贾谢的提问也有一定的准备,对於凉州也有自己的思考,虽说与大眾的想法基本一致,也没有多少新意,与刘辩的想法那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毕竟迁移羌人这种事情还是有点超出这个时代的人的想法,可能有这种想法的只有凉州人,但是他们也只是在抱怨的时候会有这种想法:要是羌人能够不在凉州那就好了!

贾谢依旧对辛毗的能力表示了认可,辛毗的话语没有新意就已经足够,如果辛毗一上来就表示按照他的办法处理凉州能够使凉州永远平定,那贾翊对其的评价会直接落入谷底。

凉州这个困扰大汉一百多年的问题,如果能被辛毗直接解决,那大家都不用混了,就算是殿下提出的迁移羌人的办法也只能是看上去成功机率大一点,但是最终结果究竟怎样还是两说。

万一执行的不好,不光凉州还要经受羌乱,就连并州也会受到牵连。

并州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

那没事了!

“过些时日,朝廷委派的汉阳郡守就会到任,待与其交割政务之后,我再与佐治一同前往陇西,佐治这些时日就在汉阳郡待一段时间如何?”贾谢隨后说出他对辛毗的安排。

辛毗倒没有別的情绪,他是贾翊招来的人,如果直接跑到陇西跟太子说殿下我辛毗来了,他的拜帖能不能被殿下知道都是两说,没有贾谢他靠近不了太子。

殿下又怎会认识他辛毗?

只有贾翊与其出现在殿下面前,他的名字才能被殿下记住。

“敢不从命。”辛毗拱手说道来到汉阳,辛毗对贾翊更加羡慕,这才刚过一年时间,贾翊就从一介白身成了执掌汉阳郡的人,而且这还不是贾谢的终点,贾谢的待遇这天下谁不想要?

君臣相得不过如此!

贾翊也就將辛毗留在身边,辛毗也暂时充当起了贾谢幕僚的职责,通过几个问题贾翊还是没法判断辛毗的能力。盖勛他接触过,而且是积年官吏,能力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辛毗不一样,对於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只能是通过是解决事情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成色。

辛毗这项任务完成的不错,儘管对汉阳事务还不熟悉,但还是能够通过文书给出自己的判断。

辛毗在给贾翊充当幕僚的时候,也见到了传闻中的五羊长史盖勛,一个面色严肃的中年人。

“狄道辛氏?”盖勛从辛毗的来歷也察觉到了一些事情。

辛氏已经搬迁到了颖川一百多年,但是现在摆在太子面前的还是狄道这个身份,辛氏恐怕过不了多久也会重新回到故土。

和他们一样,变成一个粗鄙的凉州人!

“殿下之用人,实乃羚羊掛角。”盖勛只能给出这样的评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