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生者归家,死者留名(3k)(2/2)

刘辩沉默许久,扫视一圈周围,隨后对著贾翊说道:“我不是害怕,我只是想到了以后。”

“贾卿,以后我要改变如今的大汉,想要治大汉的病,那就会造就许多杀,会有很多人咒骂你我,也会有许多人因为我的关係死在中原大地上。”

“这些人至少还死得其所,他们至少知道自已是因为战斗而死,而以后会有很多人死在牢狱里,死在叛乱里,死在牵连里。”刘辩指著战场看著贾谢,告诉他自己的思考。

想要让大汉再次伟大,那就得改革,而改革就得流血,利益受损的既得利益者不会放弃到手的利益,他们会用一切手段来挽回自己的利益。

尤其是如今大汉豪强林立的情况下,这些豪强只是轻轻动弹了一下,黄幣就能在七州二十八郡同时起事,如果他们拼命反扑,大汉能够扛得住吗?

贾翊没有想到刘辩的变化是因为这个,他没有看透过太子,太子也许会將一些心机放在明面上,但是太子永远在以一种异常成熟的君主心態去考虑事情,这是贾谢无法理解的心態。

“乱世当用重典,沉当用猛药,殿下是为了治病救人,去烂疮也是必须之举。”

“要是有骂名,那就由臣来背负吧。”贾翊沉默片刻,隨后躬身拜道。

殿下心地圣洁,不能被人泼了脏水!

他一个乡野无名之人,能够替殿下挡住別人泼出的脏水,也算对得起殿下的礼遇。

“一个人背那些骂名对你太不公平,你有你的骂名,我有我的骂名,我们君臣二人都得被骂。”

“被人骂一骂也挺好,至少证明我们君臣干了些事情,不会碌碌而为。真要是碌碌而为了,我当初对贾卿说的那些话不就食言了吗?”刘辩扶起贾谢说道。

他没有把贾翊变成白手套的打算,贾谢就是他的贾卿,是他用大礼迎回来的大才。他也没有想著成为千古圣君,他只是想改变一下百姓如今困苦不堪的生活,改变一下十室九空的未来。

既想改变如同泥潭一般的现状,又顾虑自已那一身漂漂亮亮的“衣服”,怎么可能干的成事情?

“殿下,伤亡统计已经出来了。”一道声音打断了君臣二人的交流。

“念。”刘辩屏息,隨后还是说道。

“此战我军当场身亡七千六百二十八人,重伤者一千一百三十六人,轻伤者一万两千二百七十七人,战马损失八千零五十六匹.”將领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將汉军的损失全部报了上来。

骑兵当场战死三千多人,比起两万骑兵的总数,再加上是骑兵突刺,这个损失已经相当低,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完胜!

骑兵也基本没有重伤的情况,只要是在疾驰的过程中被打下马,那就没有生还的可能,能够留一具全尸都已经是天幸。

而现在被確定为重伤的,能够活过七天的可能也只有不到一成,其余人也全部都会死去。

至於叛军的损失,那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楚的数字,叛军既没有像汉军这样编制齐整,也无法在战斗结束清点剩余人数,墮马的叛军有些已经变成了肉泥,加上逃亡了一批,叛军的死亡人数永远是个谜。

“孤知道了,將我军士卒的尸骨都收敛好。”刘辩沉默几息后说道。

“唯。”將领拱手应道。

“准备一份战死者的统计名册,包括年龄、籍贯、性名。”刘辩想了想,又下了一道军令。

“唯。”確定战死士卒的信息也是应有之理。

不过汉军战死的抚恤倒也不用他操心,他只需要將这些人的信息上报就可以,朝廷自然会准备对战死將士的抚恤。

刘辩想做的是在此地立一座碑,写清楚此战发生的时间、此战取得的战果,

以及此战死去的將士名字。

金钱与战功的確是將土打仗的理由,但是他也得给这些將土荣誉感,让他们知道自己即便是死去,也在这世间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荣誉感也能激发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生者归家自有家人抚慰,但是死者无法归家,他们只能留下这样一个名字。

而给死者留名也能让生者知道他们即便是战死,大汉依旧会记得他们的功勋。

一切给死者准备的东西,归根到底是为了安抚生者!

改革不是嘴皮上上下一碰就能改,刘辩也得拥有一批自己的支持力量,而军队就是改革的最大依仗,他得让军队死心塌地的站在自己一方。

刘辩要改的不仅是朝堂,他也要对大汉如今的军队做出改变。募兵制的確能够减少朝廷在军队上的销,但是也会让大军的战斗力下滑,让中央权威下滑。

大汉如今的中央禁军人数太少,无法维持大汉的威力,打下胜仗让军队知道他能打仗,这能让军队对他有信任。

扩充军队能让军方的势力扩大,这是给他们利益。

而给战死者立碑就是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牺牲会有人记住,三味药一起上,才能让军队死心踏地的跟他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