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交给你负责(3.2k求首订)(1/2)

第76章 交给你负责(3.2k求首订)

面对刘辩的发言,诸將脸色更加严肃,隨后在四名副將的带领下齐齐回道:

“我等谨遵殿下军令。”

刘辩脸色稍雾,隨后说道:“此次出征以孤为主,车骑將军、执金吾、破虏將军、荡寇將军为副。皇甫將军,由你起个头,先行让大家认识一下。”

“唯。”皇甫嵩拱手应是。

隨后皇甫嵩站起身来,说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和官职,隨后诸校尉起身拜见。

皇甫嵩回礼坐了下来,袁、董卓、周慎三人依次介绍自己,诸校尉依次起身拜见。

等到四人介绍完毕,刘辩隨后说道:“四名將军为孤之手足,之后但有孤之军令,尔等皆从之。”

“唯。”诸校尉齐齐回道。

“诸位有从洛阳隨孤来的,有三月份隨皇甫將军来的,大家都还有不认识的,现在就都介绍一下自己。”刘辩说罢,指向周慎下面的那个校尉。

“杨武校尉陶谦拜见殿下。”一个身著盔甲的老头站了起来,对著刘辩行礼。

陶谦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举茂才出身,最高做过幽州刺史,之后入朝为议郎,皇甫嵩出征之时拜为杨武校尉,隨军出征。

刘辩记住陶谦容貌,隨后让其坐下,下一个校尉站起身介绍自己。

一个个介绍,刘辩一个个记住,也是让所有人知道都有哪些校尉。

在座诸將的记忆力都很不错,或者说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就没有记忆差劲的,短时间內能够记住四十人的容貌、名字、官职对这些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更何况本来就已经互相认识一部分人。

等到所有人都介绍一遍,刘辩再次开口:“如今大军初至,人困马乏,叛军以逸待劳,此时出击殊为不智。孤与四位將军商议之后,决定暂时以防御为主,

等待大军休整。”

“袁將军、董將军、周將军三名將军也將各自领兵屯驻一地,互呈椅角之势,防备叛军侵扰三辅。”

为三名副將再度补充手下校尉与军队,诸校尉的座位也都再次调整,每名將军背后坐著归属於自己的校尉,留下直属於刘辩的十一名校尉坐在下方,其中北军五校占了三位。

此次出征,北军五校也出动三校,分別是越骑校、步兵校、射声校,同时人数也从七八百人扩充至三千人,三校就是九千人,这也是手上掌握军队最多的三名校尉。

北军五校的所有人都是按照军官模式培养,已经十分精锐。一旦碰上战事,

那就可以迅速扩充,原来的普通士卒成为什长,依靠这些人领导新人士卒作战,

战斗力也足够,甚至还是天下第一等的战斗力。

毕竟军官的能力对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有极大影响,而北军的军官又是能力最高的一批军官,无论是接受信號还是安抚普通士卒,北军军官都能做的相当不错。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世代为军,他们的父辈祖辈都能给他们足够的经验。

没错,光武帝开国以来,北军是世袭的由於东汉是募兵制,人员构成极度复杂,战斗力也无法控制。同时北军又是中央禁军,他们的驻地就在南北宫之间,若是有別有用心之人意图不轨,对於皇宫的威胁度极大。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考虑,北军士卒基本都是世袭,北军五校尉都是皇亲国戚,这样才能让皇帝放心的將北军五校驻扎在南北宫之间。

这些士卒世代为军,依靠军养家,足够的训练加上祖辈代代相传的经验,

北军的忠诚度和战斗力都达到了这个时代的最强。

北军忠诚於虎符,忠诚於军令,但是更忠诚於皇帝。只有这样,北军才能够安然无恙地挺立这么多年。

在皇权时代,皇权可以被分割,比如说宦官,比如说外戚,比如说权臣,他们都可以代行皇权。但是当皇帝出现在北军五校前,大军所有的权力都会收归於皇帝一人。

中央禁军,第一考虑忠诚,第二考虑战斗力,如果北军五校不能做到这两点,这支军队早就消散在时间之中。

“尔等可有意见?”刘辩將目前所有的安排全部说完,隨后问向诸將。

“我等无异议。”诸將在这种事情上也没有什么可以提建议的。

这种情况一看就是太子已经与四名副將形成统一意见,既然高层已经有了统一意见,那这些大方向上的事情就轮不到他们来提意见。

“那就好。”刘辩微微頜首。

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被刘辩安排下去,基本没有可指摘的地方,加上刘辩是假黄的太子,他的威望也很快建立。

第一次高层军事会议,刘辩並没有让人討论怎么打仗,先將十万大军的人事、饮食、补给等梳理清楚,確保兵知將、將知兵,这样才能让大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之后的战斗,才能爆发出大部分战斗力。

刘辩无法做到十万大军如臂指使,能让这只大军爆发出该有的战斗力就已经是他的极限,真要让这十方大军爆发出全部的战斗力,那就得韩信、卫青这种大將军来。

“太子家令向孤提出了一个破敌之策,孤觉得可行,今日借著这个机会与诸位商议一下。”刘辩隨后朗声说道。

“愿听殿下所言。”诸將也很给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