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养寇自重(3.4k)(1/2)
第74章 养寇自重(3.4k)
养寇自重!
这四个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刘辩脑海里,如果凉州羌乱一直无法平定,那朝廷就得不断拿出钱粮来维持大军,届时凉州人便可通过战事不断进入皇甫嵩和董卓手下,不断夺取战功。
最终形成一个依靠战功凝聚的凉州集团,这个集团的领导人有可能是皇甫嵩,也有可能是董卓。
只有战功不能废!
刘宏的话语再次浮现在刘辩脑海里。
刘辩不知道凉州羌乱的具体情况,但是他知道直到他父皇刘宏驾崩,凉州依旧没有平定。
他不知道皇甫嵩怎么想的,不知道皇甫嵩会怎么做,皇甫嵩可能是被动参与这件事,
也有可能是主动参与这件事,甚至这件事皇甫嵩毫不知情,这些都不重要。
但是他可太知道董卓会怎么做了!
董卓可就是靠著凉州羌乱彻底转型成为军阀,直至霍乱天下,他手下的那批文臣武將还有那些军队可都是这段时间积攒出来的。
如果他没有改变歷史,那么贾翊也会投入董卓魔下!
等到董卓入主洛阳,羌乱突然就悄无生息,董卓手里更是突然多出一只凉州铁骑,再之后等到董卓死去,凉州和关中直接成为军阀混战之地。
那么凉州人会在此时如何选择?
刘辩想到这里,脸上也出现了一抹阴。
这个陇西郡守李参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李参会不会也参与这次羌乱之中?
“他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贾翊给出了一个模稜两可的答案。
这件事不能坐实!
皇甫嵩和董卓如果真的被坐实勾结叛军,那朝野震惊自然不必多说,光是刘辩手里的军队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若是叛军再选择此时来攻,那么大军极有可能战败。
“嗯。”刘辩应了一声。
他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程度,即便要彻查这件事,现在也不能扯到皇甫嵩和董卓身上,不然大军士气肯定会受到影响。
“我也可以发出詔令,只要这二人能够率军来投,那么朝廷也可以赦免他们二人的罪过。”刘辩想了想,隨后说道。
至於这么做会不会让天下人认为这是在姑息养奸,有损太子威名?
確实也会,但是这点损伤连皮毛都算不上,比起得到的利益那就是一文不值。
韩遂和边章会投降吗?敢投降吗?有能力投降吗?
他们二人只是大军名义上的首领,真正把握军权的是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么做就只是为了让叛军內部的倾辑更为严重,让韩遂和边章成为眾矢之的,加速叛军的內斗。
叛军被阻拦在陈仓之外已经数月,他们还能维持住一个整体在还能坚持不內斗,已经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要知道这个叛军集团可是有大大小小十余名头目,军队最多的是李文侯和北宫伯玉,
但是韩遂、边章、宋义、王建这些人手里都有少则数千、多则一两万的军队。
他们暂时是合作者,也是竞爭者,谁都有贪慾,谁都想自己的势力扩大,只有手上的兵马越多,才能满足他们脆弱的安全感。
叛军內部维持看一股脆弱的平衡,只要外部环境变恶劣,或者有心人挑拨,这种平衡用不了多久就会打破。
而刘辩的詔令只会让韩遂边章二人成为眾矢之的,只要有人对二人產生了怀疑,那么韩遂和边章为了自保必须得做点什么。
他们为了活命能投靠叛军,现在也就能为了活命去不顾一切。
这就是贾翊计策的高明之处,看破人心、利用人心!
当然了,如果二人真的能投降,那刘辩也能接纳这两人,將其带到洛阳养老也没有任何问题。
太子以信立天下!
“只是如果让凉州人继续投在董卓和皇甫嵩魔下也是一个问题。”刘辩接著说道。
他可不想让养寇自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国库本就亏空,天下税赋一再增加,
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凉州这个从大动脉上开口的放血点,有多少钱粮都不够这么玩的。
“贾卿,以你的名义发出信件,找你可以信得过的人来我魔下,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你信得过,二是有才能。”刘辩要开始扶持贾谢了。
他给贾谢扬名的目的一是为了收拢贾翊之心,二是为了让大量人才匯集在贾翊周边,
让贾翊带著这些人去跟朝中公卿拉扯,他这个“天子”在旁边拉偏架。
天子不能直接下场!
天子是君,公卿是臣,君不与臣相爭!
君如果与臣相爭,那就是有损天子威仪,国家灭亡不久矣!
就像刘宏用宦官一样,他站在宦官身后,让宦官去跟公卿拉扯,这样明面上也牵扯不到天子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